☆徐鼒○務本論自敘
辛丑之夏,英夷犯廣州,御史某請開礦助餉。議者或惜其說之不行。鼒以為國用之不足,非銀少也,恃銀以為用之弊也。擬上諫開礦封事。其略曰:今之籌國用者,在於重農桑而已矣。重農桑必先貴粟帛。貴粟帛必先禁淫侈。淫侈禁而後商賈之利微,商賈之利微而後耕織之人眾。耕織之人眾而後粟帛之所出多。粟帛之所出多而後銀價賤。銀價賤而後泉貨之源通。議者迂之。鼒惟邱甲刑書,規於叔響,井田世祿,非諸蘭陵。夫束修之往來,莫親僑,洙泗之紹述,莫過孟荀。而猶分茅而說蕝也如是。況鼒童土下士,而欲奮一人之舌,信天下之心,其亦傎矣。顧以人之不信吾說,而吾遂無以自信,則是曖姝濡需之學,重以突梯挈楹之情。《易傳》曰:中心疑者,其辭枝,失其守者,其辭屈。蒙竊恧焉。因就前說,罄其辨,條其法,為《務本論》上下篇。蓋以守弈者舉棋之戒,且以備遒人木鐸之徇焉。
☆鄭觀應○學校
學校者,造就人才之地,治天下之大本也。古者,家有塾,黨有庠,州有序,國有學。
此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而又教以弦誦,舒其性情。故其時博學者多,成材者眾也。比及後世,學校之制廢,人各延師以課其子弟。窮民之無力者,荒嬉頹廢,目不識丁,竟罔知天地古今為何物,而蔑倫悖理之事因之層出不窮。此皆學校不講之故也。
今泰西各國猶有古風。其學校規制,大略相同,而德國尤為明備。學之大小,各有次第。鄉塾散置民間,由貧家子弟而設,由地方官集貲經理。無論貴賤男女,自五歲後,皆須入學。不入學者,罪其父母。即下至聾瞽瘖啞殘疾之人,亦莫不有學。使習一藝以白養其天刑之軀。立學之法,可謂無微不至矣。初訓以幼學,間附數學入門,本國地理等書。生徒百數以內者,一師訓之;百數以外至千數,則分數班。每班必有一師。此班學滿,乃遷彼班。依次遞升,不容躐等。察其貧者,免出修脯。稍贍者半之。郡院學者之修脯,亦不過一錢至半元而止。院中生徒,亦分數班。班有專師。有專教算學之師,有專教格物之師,有專修重學理學史鑒輿地繪畫各國語言文字之師。期滿,考列上等,則各就其藝能,或入實學院,或入技藝院。其實學分上下兩院,皆以實學為主。約分十三班。初入院,在末班。每班留一年。閱十三年,遍歷諸班,方能出院。上院考出,入太學院,免三年軍籍。下院雖列首班,仍充軍籍。三年可入技藝等院。太學之掌教,必名望出眾,才識兼優者,方膺此任。院中書籍圖畫儀器,無一不備。一經學,二法學,三智學,四醫學。經學者,教中之學,即耶穌天主之類。法學者,考古今政事利弊,異同,及奉使外國修辭通商有關國例之事。智學者,格物性理文字語言之類。醫學者,統核全身內外諸部位經絡表裡功用病源制配藥品胎產接生諸法。技藝院者,汽機電報採礦陶冶製煉織造等事。格物院與技藝院略同。大抵多原於數學。數學則以《幾何原本》為宗。其次力學。(力學者考究各物之力量)化學,考核金石植物胎卵濕化各物化生之理。其次為天學,測步五星七政之交會伏留。其次為航海之學,必嫻於地理測量駕駛者,方能知船行何度,水性何宜,台颶沙礁若何趨避。武學院課與實學院同。但多武藝兵法御馬諸務。通商院則以數學銀學文字三者為宗。其於各國方言土產水路陸程稅則和約以及錢幣銀單條規則例公司保險各事,無不傳習。農政院、丹青院、律樂院、師道院、宣道院、女學院、訓瞽院、訓聾喑院、訓孤子院、訓罪童院、養廢疾院,更有文會、夜學、印書會、新聞館。別有大書院九處,書籍甚富,聽人觀覽借鈔。但不能攜之出院。每歲發國帑以贍生徒。其教法之詳,教思之廣如此。
大抵泰西各國,教育人才之道,計有三事。曰學校,曰新聞報館,曰書籍館。而學校又有三等。一初學,以七歲至十五歲為度,求粗通文算淺略地球史志為準。聰穎者可兼學他國語言文字。中學以十五歲至二十一歲為度,窮究各學,分門別類,無一不賅。上學以二十一歲二十六歲上下為度。至此則精益求精。每有由故得新,自創一事,為絕無僅有者。
夫欲制勝於人,必盡知其成法而後能變通,而後能克敵。彼萃數十國人材,窮數百年智力,擲億萬兆貲財,而後得之,勒為成書,公諸人而不私諸己,廣其學而不秘其傳者,何也?彼實竊我中國古聖之緒餘,精益求精,以還之中國。雖欲自私自秘焉而天有所不許也。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彼泥古不化,詆為異學,甘守固陋,以受制於人者,皆未之思耳。
今中國既設同文、方言各館,水師武備各堂,歷有年所,而諸學尚未深通,製造率仗西匠,未聞有別出心裁,創一奇器者。技藝未專,而授受之道未得也。誠能將西國有用之書,宰分縷晰,譯出華文,頒行天下各書院,俾人人得而學之。以中國幅員之廣,人材之眾,竭其聰明才力,何難駕西人而上之哉!
○西學
今之自命正人者,動以不談洋務為高。見有講求西學者,則斥之曰:名教罪人,士林敗類。噫!今日之緬甸、越南,其高人亦豈少哉!其賢者蹈海而沉湘,不賢者靦顏而苟活耳。溝瀆之諒,於天時人事何裨乎?且今日之洋務,如君父之有危疾也。為忠臣孝子者,將百計求醫而學醫乎?抑痛詆醫之不可恃,不求不學,誓以身殉而坐視其死亡乎?然則,西學之當講不當講,亦可不煩言而解矣。
古曰:通天地人之謂儒。又曰:一物不知,儒者所恥。今彼之所謂天學者,以天文為綱,而一切算法曆法電學光學諸藝,皆由天學以推至其極者也。所謂地學者,以地輿為綱,而一切測量經緯種植舟車兵陣諸藝,皆由地學以推其至其極者也。所謂人學者,以方言文字為綱,而一切政教刑法食貨製造商賈工技諸藝皆由人學以推至其極者也。皆有益於國計民生,非奇技淫巧之謂也。此外有剽竊皮毛,好名嗜利者,則震驚他人之強盛,而推崇過當。但供談劇,亦實不能知其強盛之所以然。此則無本之學,不足登大雅之林也。
夫所貴乎通儒者,博古通今,審時度勢,不薄待他人,亦不至震駭他人,不務匿己長,亦不敢回護己短,而後能建非常之業,為非常之人。中外通商已數十載,事機迭出,肆應乏才。不於今日急求忠智之士,使之練達西國製造文字,朝章政令風化,將何以維大局,制強鄰乎?且天下之事業文章學問術藝,未有不積小以成高大,由淺近而臻深遠者。所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是也。(西人謂華人所學西法,皆淺嘗輒止,有名無實。蓋總其事者,不精其學。未識師授優劣,課藝高下,往往為人朦昧。所以學生,每況愈下不如人。)論泰西之學,派別條分,商政兵法造船製器,以及農漁牧礦諸務,實無一不精,而皆導其源於汽學光學化學電學,以操御水御火御風御電之權衡。故能鑿混沌之竅,而奪造化之功。方其授學伊始,易知易能,不以粗淺為羞,反以躐等為戒。迨年日長,學日深,層累而上,漸沉浸於史記算法格致化學諸家。此力學者之所以多,而成名者亦彌眾也。今人自居學者,而目不睹諸子之書,耳不聞列朝之史,以為西法創自西人,或詫為巧不可階,或斥為卑無足道,噫,異矣!
昔大撓定甲子,神農造耒耜,史皇創文宇字,軒轅製衣冠,蚩尤作五兵,湯作飛車,揮作弓,夷牟作矢。當其創造之始,亦何嘗不驚人耳目,各樹神奇。況夫星氣之占,始於臾區,勾股之學,始於隸首,地圖之學,始於髀蓋,九章之術,始於《周禮》。不僅此也,渾天之制,昉於璣衡,則測量有自來矣;公輸子削木人為御,墨翟刻木鳶而飛,武侯作木牛流馬,則機器有自來矣。秋官象胥,鄭注譯官,則翻譯有自來矣。陽燧取明火於日,方諸取明水於月,則格物有自來矣。一則化學;古所載爍金腐水離木同重體合類異二體不合不類,此化學之出於我也。一則重學;古所謂均發均懸,輕重而發絕,其不均也均,其絕也莫絕,此重學之出於我也。一則光學;古云:臨鑒立影,二光夾一光,足被下光,故成影,於上首被上光,故成影於下,近中,所鑒大,影亦大,遠中,所鑒小,影亦小。此光學之出於我也。一則氣學;亢倉子蛻地之謂水,蛻水之謂氣,此氣學之出於我也。一則電學;關尹子石擊石生光,雷電緣氣以生,亦可為之。《淮南子》陰陽相薄為雷,激揚為電。此電學之出為我也。
古神聖興物以備民用,曰形、曰象、曰數、曰器、曰物,皆實征諸事,非虛測其理也。童子就學,教以書數,窮理精藝,實基於此。自學者鶩虛而避實,遂以浮華無實之八股與小楷試帖之專工,汩沒性靈,虛費時日。率天下而入於無用之地,而中學日見其荒,西學遂莫窺其蘊矣。不知我所固有者,西人特踵而行之,運以精心,持以定力,造詣精深,淵乎莫測。所謂禮失而求諸野者,此其時也。近人江慎修融貫中西測算,兼能製造奇器。嘗制木牛以耕,造木驢代步,應聲筒之制,亦先生創之。誰謂中人巧思,獨遜西人哉!以中國本有之學,還之於中國,是猶取之外廄,納之內廄,尚鰓鰓焉謂西人之學,中國所未有,乃必歸美於西人。西人能讀中國書者,不將揶揄之乎?
尤有進焉者,國於天地,必有與立。盛衰興廢,各有所以致此之由。學校者,人才所由出,人才者,國所由強。故泰西之強,強於學,非強於人也。然則,欲與之爭強,非徒在槍炮戰艦也,強在學中國之學,而又學其所學也。今之學其學者,不過粗通文字語言,為一己謀衣食。彼自有其精微廣大之處,何嘗稍涉藩籬。故善學者必先明本末,更明所謂大本末,而後可。以西學言之,如格致製造等學,其本也。(各國最重格致之學。英國格致會頗多,獲益甚大。講求格致新法者,約十萬人。)語言文字,其末也。合而言之,則中學其本也,西學其末也。主以中學,輔以西學。知其緩急,審其變通,操縱剛柔,洞達政體。教學之效,其在茲乎?
○議院
議院者,公議政事之院也。集眾思,廣眾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誠良,意誠美矣。無議院,則君民之間,勢多隔閡,志必乖違,力以權分,權分而力弱。雖立乎萬國公法之中,必至有公不公,法不法,環起交攻之勢。故欲藉公法以維大局,必先設議院以固民心。
泰西各國,鹹設議院。每有舉錯,詢謀僉同。民以為不便者,不必行,民以為不可者,不得強。朝野上下,同德同心。此所以交際鄰封,有我薄人,無人薄我。人第見其士馬之強壯,船炮之堅利,器用之新奇,用以雄視宇內,不知其折衝禦侮,合眾志以成城,制治固有本也。考議政院各國微有不同。大約不離乎分上下院者近是。上院以國之宗室勳戚及各部大臣任之,取其近於君也。下院以紳耄士商才優望重者充之,取其近於民也。選舉之法,惟從公眾。遇有國事,先令下院議定,達之上院。上院議定,奏聞國君,以決從違。如意見參差,則兩院重議。務臻妥協而後從之。凡軍國大政,君秉其權;轉餉度支,民肩其任。無論籌費若干,議院定之,庶民從之。縱徵賦過重,民無怨咨。以為當共仔肩,襄辦軍務。設無議院,民志能如是乎?
然博采旁參,美國議院,則民權過重,因其本民主也。法國議院,不免叫囂之風,其習氣使然。斟酌損益,適中經久者,則莫如英德國議院之制。英之上議院,人無定額,多寡之數,因時損益。蓋官不必備,惟其賢也。人其員皆以王公侯伯子男及大教師與蘇格蘭世爵為之。每七年逐漸更易。世爵則任之終身。下議院議員,則皆由民間公舉。舉員之數,視地之大小,民之多寡。舉而不公,亦可廢其例,停其舉,以示薄罰。下議院為政令之所出。其事最繁,員亦較多。大約以四五百人為率。惟禮拜日得告休沐,餘日悉開院議事。大暑前後,則散院避暑於鄉間。立冬或立春,則再開院。議員無論早暮,皆得見君主。上議院人員獨見。下議院人員旅見。議院坐次,宰相大臣等同心者,居院長之右,不同心者居左,中立者則居前橫坐。各國公使入聽者,皆坐樓上。德之規制,大概亦同。蓋有議院,攬庶政之綱領,而後君相臣民之氣通,上下堂廉之隔去,舉國之心志如一,百端皆有條不紊。為其君者,恭已南面而已。故自有議院,而昏暴之君無所施其虐,跋扈之臣無所擅其權,大小官司無所卸其責,草野小民無所積其怨。故斷不至數代而亡,一朝而滅也。
中國歷代帝王繼統,分有常尊。然而明良喜起,吁咈賡歌,往往略分言情,各抒所見。所以洪範稽疑,謀及庶人,盤庚遷都,咨於有眾。蓋上下交則為泰,不交則為否。天生民而立之君,君猶舟也,民猶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伊古以來,盛衰治亂之機,總此矣。況今日中原大局,列國通商,勢難拒絕,則不得不律之以公法。欲公法之足恃,必先立議院,達民情,而後能張國威,御外侮。孫子曰:道者,使民與上同欲,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也。即英國而論,蕞爾三島,地不足常中國數省之大,民不足當中國數省之繁,而土字日辟,威行四海,卓然為歐西首國者,豈有他哉!議院興而民志合,民氣強耳。
中國戶口不下四萬萬,果能設立議院,聯絡眾情,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合四萬萬之眾如一人,雖以併吞四海,無難也。何至坐視彼族越九萬里而群逞披猖,肆其非分之請,要以無禮之求,事無大小,一有齟齬,動輒稱戈,顯違公法哉!故議院者,大用之則大效,小用之則小效者也。
夫國之盛衰,繫乎人才,人才之賢否,視乎選舉。議院為國人所設,議員即為國人所舉。舉自一人,賢否或有阿私,舉自眾人,賢否難逃公論。且選舉雖曰從眾,而舉主非入本籍至十年以後,及年屆三十,並有財產身家,善讀書,負名望者,亦不得出名保舉議員。其杜弊之嚴又如此。考泰西定例,議員之論,刊布無隱,朝議一事,夕登日報,俾眾咸知。論是則交譽之,論非則群毀之。本斯民直道之公,為一國取賢之準。人才輩出,國之興也勃焉。誠能本中國鄉舉裡選之制,參泰西投匭公舉之法,以遴議員之才望,復於各省多設報館,以昭議院之是非。則天下英奇之士,才智之民皆得竭其忠誠,伸其抱負。君不至獨任其勞,民不至偏居於逸。君民相洽,情誼交孚。天下有公是非,亦即有公賞罰。而四海之大,萬民之眾,同甘共苦,先憂後樂,若理一人,上下一心,君民一體,尚何敵國外患之敢相陵侮哉!
或曰:漢之議郎,唐宋以來之台諫御史,非即今西國之議員乎?不知爵祿錫諸君上,則不能不顧私恩,品第出於高門,則不能悉通民隱。而籍貫不可分,素行不可考,智愚賢否不能一律,則營私植黨沽名罔利之弊生焉。何若議院官紳均勻普遍,舉自民間,則草茅之疾苦周知,彼此之偏私悉泯,其情通而不郁,其意公而無私,諸利皆興,而諸弊皆去乎?故欲行公法,莫要於張國勢;欲張國勢,莫要於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於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於設議院。中國而終自安卑弱,不欲富國強兵為天下之望國也則亦已耳。苟欲安內攘外,君國子民,持公法以永保太平之局,其必自設立議院始矣。
或謂議政院宜西不宜中,宜古不宜今。此不識大局,不深知中外利病者之言耳。余嘗閱萬國史監,考究各國得失盛衰,而深思其故。蓋五大洲有君主之國,有民主之國,有君民共主之國。君主者權偏於上,民主者權偏於下,君民共主者,權得其平。凡事雖由上下院議定,仍奏其君裁奪。君謂然,即簽名准行。君謂否,則發下再議。其立法之善,思慮之密,無逾於此。此制既立,實合億萬人為一心矣。試觀英國彈丸之地,女主當國,用人行政,皆恃上下院議員經理。比年得人土地,已二十倍其本國。議院之明效大驗,有如此者。所以君民共主之國,普天下之十居其六,君主之國,十居一二,民主之國,十居二三耳。今日本行之,亦勃然興起,步趨西國,陵侮中朝。而猶謂議院不可行哉!而猶謂中國尚可不亟行哉!噫,慎矣!
○日報
古之時,謗有木諫,有鼓善,有旌,太史采風,行人問俗,所以求通民隱,達民情者,如是其亟亟也。自秦焚書坑儒,以愚黔首,欲籠天下於智取術馭刑驅勢迫之中。酷烈熏爍,天下並起而亡之。漢魏而還,人主喜秦法之便於一人也,明詆其非,暗襲其利。陵夷而肇中原陸沈之禍。唐宋代有賢者,乃始設給諫侍御諸言官,以防壅蔽,而清議始彰。然以雲民隱悉通,民情悉達,則猶未也。欲通之達之,則莫如廣設日報矣。
泰西各國,上議院下議院,各省各府各縣議政局,商務局,各衙門大小案件,及分駐各國通使領事歲報新藝商務情形,凡獻替之謨,興革之事,其君相舉動之是非,議員辨論之高下,內外工商之衰旺,悉聽報館照錄登報。主筆者觸類引伸,撰為論說,使知議員之優劣,政事之從違。故日報盛行,不脛而走。其名目有日報月報七日報半月報之別。其體裁有新政異聞近事告白之分。或一季一出,一年一出,遲速不一,種類攸分。如律家有律報,醫家有醫報,士農工商亦各有報,官紳士庶軍士工役之流,莫不家置一編,以廣見聞,而資考證。甚至小兒亦有報紙,文義粗淺,取其易知。近年英國報館二千一百八十餘家,法國報館一千二百三十餘家,德國報館二千三百五十餘家,美國報館一萬四千一百五十餘家,俄國報館四百三十餘家。總各國計之,每一國有三四千種,每種一次,少者數百本,多則數十萬本。出報既多,閱報者亦廣。官家以其有益於民,助其成者,厥有三事。一免紙稅。二助送報。三出本以資之。故遠近各國之事,無不周知。其銷路之廣尤在聞見多,而議論正,得失著而褒貶嚴。論政者之有所刺譏,與柄政者之有所申辯,是非眾著,隱暗胥彰,一切不法之徒,亦不敢肆行無忌矣。
中國通商各口,如上海、天津、漢口、香港等處,開設報館,主之者皆西人。每遇中外交涉,間有詆毀當軸,蠱惑民心者。近通商日久,華人主筆,議論持平。廣州復有《廣報》、《中西日報》之屬,大抵皆西人為主,而華人之主筆者,亦幾幾乎擯諸四夷矣。(日本無郡不有日報館。我各省當道,亦宜妥訂章程,設法保護。札飭有體面之紳士倡辦,以開風氣。如英國泰吾士日報館主筆者,皆歸田宰相名臣,自然無勒索人財,亦名馳中外矣。)
今宜於沿海各省,次第仿行。概用華人秉筆。而西人報館,止准用西字報章,無事之時官吏設法保護,俾於勸善懲惡,興利除弊,以及人才之盛衰,風俗之純疵,製作之良窳,泰西各國政事,有何更改,兵制有何變遷,商務製造,有何新法,足以有益於人者,精心考核,列之報章。大小官員,苟有過失,必直言無諱,不准各官與報館為難。如有無端詆毀,勒詐財賄者,祗准其稟明上司,委員公斷,以存三代之分。執筆者尤須毫無私曲,暗托者則婉謝之,納賄者則峻拒之,胸中不染一塵,惟澄觀天下之得失是非,自抒偉論。倘有徇私受賄,顛倒是非,逞堅白異同之辯,亂斯民之視聽者,則援例告官懲治。如謂當道挾恨,審斷不公,准其登報以告天下。庶公論不稍寬假。有事之際,官吏立法稽查,於本國之兵機,不宜輕洩,於敵人之虛實,不厭詳明。則當變經權,操縱在我。較今日之禁止華人而聽西人開設者,其是非得失損益為何如也!
夫報館之設,其益甚多。約而舉之,厥有數事。各省水旱災區遠隔,不免置之膜視,無動於中。自報紙風傳,而災民流離困苦情形,宛然心目。於是施衣捐賑,源源挹注,得保孑遺。此有功於救荒也。作奸犯科者,明正典刑,報紙中歷歷詳述,見之者膽落氣沮,不敢恣意橫行,而反側漸平,閭閻安枕。此有功於除暴也。士君子讀書立品,尤貴通達時務,卓為有用之才。自有日報,足不逾戶庭,而周知天下之事。一旦假我斧柯,不致毫無把握。此有功於學業也。其餘有益於國計民情,邊防商務者,更僕數之,未易終也。而奈何掩聰塞明,箝口結舌,坐使敵國懷覬覦之志,外人操筆削之權,泰然自安,龐然自大,施施然甘受他人之陵侮也?
○醫道
醫之道通於神明。自神農黃帝以來,講明切究,以導一世於和平,登斯民於仁壽者也。今之醫道,類多讀書不就,商賈無貲,稍獵方書,藉謀衣食。偶然奏效,便負神奇。逞其聰明,高其聲價,以謬傳謬,以盲引盲,古法徒存,無能變通。此所以諺有不藥為中醫之說也。夫人當疾痛,慘怛萃於其身。凡有血氣之倫,孰不求生而惡死。乃世無和緩,竟以性命死生之重,付託於輕率庸妄之夫。一方試病,妙詡青囊,三指殺人,怨深白刃。言念及此,忍以醫術一門列為方技而小道視之歟?考《周官》塚宰,有醫師掌醫之政令,又有食醫疾醫瘍醫。疾醫掌醫萬民之病,兩之以九竅之變,參以九藏之動。凡民有疾病而治之,死終則各書其所以,而入於醫師。歲終稽其醫事,以制其食。十全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為下。是考醫之法,古制綦嚴。所以重民命也。
西國醫理醫法,雖與中國不同,得失亦或互見。然實事求是,推念病源,慎重人命之心,勝於中國之漫無稽考。亦關心民瘼者所不可不知已。各國醫學,皆設專科。立法有七;曰窮理,曰化學,曰解剖,曰生理,曰病理,曰藥性,曰治療。其治病之法,二十有四。大要有六;曰漏洩,曰分解,曰清涼,曰收酸,曰強壯,曰緩攣。皆考名師教誨,各盡其長。迨至學成,官為考驗。必須確有心得,給予文憑,方能以醫師自命。其難其貴,如中國之科第然。故學問閱歷,精益求精。中國之醫能如是乎?中國之官吏能如是之認真考驗乎?此不若西醫者一也。
西醫論人身臟腑絡骨節腠理,如鐘錶輪機,非開拆細驗,無以知其功用,及致壞之由。是以西國老人院癲狂聾啞等院,遇有死者,許醫局剖析肢體,窮究病症,及生生化化之原,以教俗學。故西醫皆明臟腑血脈之奧。(考中國神農以至華、扁,實為西醫剖割之祖。如論臟腑之部位,即可知有割腹驗看之事。特其學失傳耳。)今中國習醫絕無此事。雖數世老醫,不知臟腑何形。遇奇險不治之症,終亦不明病源何在。此不若西醫者二也。
西醫謂人之思慮智慧知覺運動,皆腦為之主。而腦有氣筋無數,散佈於五官百骸。何處腦氣筋壞,即何處有病。衰邁之人,腦氣不足,遂有麻木昏之病。幼小之童,腦氣過盛,多有角弓反張之症。而心之為明,專司乎血。心脈一躍,血行一度。驗心脈之遲疾,知病體之輕重。中醫以切脈為治病之要。西醫則謂人之一身,皆有脈絡。血猶水也,脈絡猶百川也。潮血來回,無不震動,即無不有脈。夫血發源於心,運行百體,噓吸生氣,由肺復返於心,日夜周流,運行不息。若按脈推求,決無是理。蓋週身脈管,皆由心繫總管而出,散佈於百體四肢,豈可以兩手寸許之管,強分寸關尺,謂五臟六腑,皆繫於此?且剖驗兩手脈位,其管大如雞翎之管,循臂而上,漸上漸大,上至頸項,即於頸中脈管,通連直達,至心而止,並不與他髒相屬。何以知各髒之脈,必現於此耶?且直通一脈,何以知三指分部界限毫不相紊耶?故謂一脈可驗週身之病則可,謂某脈獨主某經之病則不可。西醫事事征實日日講求,又有顯微鏡能測目力難見之物。故能察隱洞微。中醫多模糊影響之談,貴空言而罕實效。此不若西醫者三也。
治病之法,中醫則曰木克土,治脾胃者先平肝,火克金,治肺者先瀉心,水克火,治心者先降腎。或曰三焦皆空虛之處,或曰六經有起止之方。西醫則何處之病,即用何處之藥,而尤以保腦筋,養腸胃為主。用藥之法,中國多用草木,性有變遷。西國多用金石,質有一定。且無論湯丸膏散,皆屬醫生自配。較之買自藥鋪,品味攙雜,炮製不精,自行煎熬,不諳火候者,功用固殊矣。此不若西醫者四也。
西醫論略病症紛繁,內外諸症,不下二千種。審察療治,醫者之職。大要不外體質功用二端。蓋人之皮肉筋骨,合而成形。實之以臟腑,貫之以血脈,所課體質也。一物有一物之用,無虛設,無假借,所謂功用也。有體質之病,有功用之病。有體質功用相兼之病。必先細心體認,方能施治。其外症,有刺割也,扎綁也,敷治也,洗滌也,事必躬親,非心靈敏而器具又極精良,不能嘗試。如自開鉗,血管鉗,曲鉸剪,刀則曰鉤,曰割,針則曰探,曰坑,以及手鉗,銀丹筒,皆精巧利用。故於外症尤著奇功。其內症更持機器於腕中以辨聲音之虛實,置寒暑表於口內以察臟腑之寒溫。一切藥性病源無不本化學研究而出。故考求有素,識見自真。且有醫家報章,何人何病,何法醫痊,必登諸報以告後世。若遇疑難大症,亦皆登報以告高明。或七日一紙,或期月一紙。業此者購歸觀玩,互相質證,以盡所長。日本素學中醫,今亦參用西法,活人無算。其明證已。此不及西醫者五也。
竊謂中西醫學,各有短長。中醫失於虛,西醫泥於實。中醫程其效,西醫貴其功。其外治諸方,儼扁鵲、華陀之遺意,有中國失傳而逸於西域者。有日久考驗,彌近彌精者。要其製藥精良,用器靈妙,事有考核,醫無妄人,實暗合中國古意,而遠勝於時醫,亦不必曲為諱飾矣。謂宜考諸周書,參西法,自太醫院始,一律詳加考核。內證主以中法,外證參以西醫;各省各府,各州縣鎮市之間,令殷戶集資建立醫院,考選名醫,充當院長,肄業諸生,由院中主教,考其文理通順者,方准入院學習,悉心教授,無玩無欺。先將《靈樞》、《素問》、《肉經》、《難經》熟讀博覽,仲景、思邈及唐宋四家之成法,參以西國之圖器,剖割之奇方,精益求精,不分中外。學習數載,考驗有成,酌予虛銜,給以執照方能出而濟世。無照而私自懸壺,草菅人命者,重懲不貸。有能治疑難大證,卓著神效者,報明醫院,頒發銀牌扁額,遞加虛銜頂帶,以施其功。並將治法病由,登之醫學日報。年終彙集,刊刻成書。庶庸妄者不致濫竽,高明者有以自立。醫之一道,可與良相同功矣。
○女教
中古女學諸書,失傳已久。自片語單文,散見六經諸子外,以班昭《女誡》為最先,劉向《列女傳》、鄭氏《女孝經》、《女訓》、《閫範》、《女范》各有發明。近世藍鹿洲采輯經史子集中為婦人法式者,謂之《女學》,頗稱詳贍。所惜者朝野上下間,拘於無才便是德之俗諺,女子獨不就學。婦工亦無專師。其賢者稍講求女紅中饋之間而已。於古人所為婦德婦言婦容婦功者,有其名無其實。禮教之不講,政化之所由日衰也。
泰西女學與男丁並重。人生八歲,無分男女,皆須入塾,訓以讀書識字算數等事。塾規與男塾略同。有學實學者,有學師道者。學成,(准在女塾教授女徒。)有學仕學者,有入太學院肄業,以廣其聞見者。雖平民婦女,不必如男子之博雅淹通,亦必能通書文,明道理,守規矩,達事情。參以書數繪畫紡織烹調之事,而女工中饋附之,乃能佐子相夫,為賢內助矣。瑞士國有大書院,准女子入內習醫,如果精通,亦可給憑行道。而收生一端,關係尤重。俄國特設教女收生院。凡胎前產後一切要症,必須明白透澈,體恤入微。既講求婦科,即內外各科,亦可兼習也。
中國之人,生齒繁昌,心思靈巧,女范雖肅,女學多疏。誠能廣籌經費,增設女塾,參仿西法譯以華文。仍將中國諸經列傳訓誡女子之書,別類分門,因材施教,而女紅紡織書數各事繼之。富者出貲,貧者就學。由地方官吏命婦,歲月稽查,獎其勤而懲其情。美而賢者,官吏妥為擇配,以示α嘉。至於女塾章程,必須參仿泰西,整齊嚴肅,庶他日為賢女,為賢婦,為賢母,三從四德,童而習之,久而化之,紡繡精妙,書算通明,復能相子佐夫,不致虛糜坐食。愚賤皆知禮義,教化具有本原。此文武之所以化行俗美也。
至婦女裹足,合地球五大洲萬國九萬餘裡,僅有中國而已。國朝功令,已加禁革,而相沿既久,俗尚未移。夫父母之愛子也,無所不至,而鍾愛女子尤甚於男兒。獨此事酷虐殘忍,殆無人理。或四五歲,或七八歲,嚴詞厲色,陵逼百端,必使骨斷筋摧,其心乃快。以為如此而後他日適人,可矜可貴。苟膚圓六寸,則戚里鹹以為羞。此種澆風,城市倍於鄉曲。世家巨室,尤而效之。人生不幸作女子身,更不幸而為中國之女子,戕賊肢體,迫束筋骸,血肉淋漓,如膺大戮,如負重疾,如覯沉災,稚年罹剝膚之凶,畢世嬰刖足之罪。氣質虛弱者,因以傷生。雖父母愛憐,而死者不可復生,斷者不可復續矣。即幸全性命,而終日需人扶掖,井臼安克操持。偶有水火盜賊之災,則步履艱難,坐以待斃,戕伐生質,以為美觀,作無益以為有益,是為誨淫之尤。苟易裹足之功,改而就學,罄十年之力,率以讀書,則天下女子之才力聰明,豈果出男子下哉!所望有轉移風化之責者,重申禁令,立限一年。已裹者姑仍其舊,而書裹足二字表其額,懸其門楣。嗣後一律禁止。故違者罪其家長。富貴者停給誥封。通飭各省,廣立女塾,使女子皆入塾讀書。其美而才者,地方官吏贈物贈匾,以獎榮之。各塾女師,如能教化賢才,卓有成效,咨請旌獎,以勸將來。一辦移間,而道一風同,利興弊去。成周之雅化,《關雎》、《麟趾》之休風,無難復見於今日矣。
○藏書
我朝稽古右文,尊賢禮士。車書一統,文軌大同。海內藏書之家,指不勝屈。然子孫未必能讀,戚友無由觀。或鼠齒蠢蝕,厄於水火,則私而不公也。乾隆時,特開四庫,建文宗、文匯、文瀾三閣,准海內稽古之土,就近觀覽,淹通博洽,蔚為有用之才,作人養士之心,至為優厚。而所在官吏,奉行不善。宮牆美富,深秘藏庋。寒士末由窺見。迨及寇亂存經,付之一炬。中興將經,每克服一省一郡,汲汲然設書局,復書院,建書樓。官價無多,盡人可購。故海內之士,多有枕經菲史,博覽群書,堪為世用者。通商日久,西學流傳,南北洋亦復廣譯西書,以資考證。惟是窮鄉僻邑,聞見無多,疆吏亦漠不關心,置之度外。則傲僻孤陋,故我依然。然後知藏書之為益多,而廣置藏書,以資誦讀者之為功大也。
泰西各國,均有藏書院,博物院,而英國之書籍尤多。自漢唐以來,無書不備。本國書肆,新刊一書,例以二分送院收貯。咸豐四年間,於院中築大廈名曰讀書堂,可容三百人。中設几案筆墨。有志讀書者,先向本地紳士,領有憑單,開列姓名住址,持送院中董事,換給執照,准其入院觀書。限六個月更換一次。如欲看某書某冊,則以片紙註明書目,交值堂者檢出付閱。(就長案上靜看,不許朗誦。閱畢,簽名書後,何日何處,何人閱過,繳還經手。該值堂年終查核,知何書最行。另有賃書樓,有股分者,每年出書銀四元,可常往查看。各處新報俱全。只准借書兩本,限兩禮拜歸還。如無股分者賃閱,每日計,銀兩先付。)閱畢繳還,不許攜帶出門,及損壞塗抹。倘有損失,責令賠償。特設總管一員,司理其事。執事數百人,每年經費三十萬金。通國書樓共二百所,藏書凡二百八十七萬二千冊。此外如法蘭西書樓共五百所,藏書凡四百五十九萬八千冊。俄羅斯書樓共一百四十五所,藏書凡九十五萬三千冊。德意志書樓共三百九十八所,藏書凡二百二十四萬冊。意大里書樓共四百九十三所,藏書凡四百三十五萬冊。奧大利書樓共五百七十七所,藏書凡五百四十七萬六千冊。法京巴黎另有一書樓,異常宏敞。獨藏書二百七萬九千冊。德京伯靈之書樓亦藏七十萬冊。羅馬大書院,除刻本外,更有鈔本三萬五千冊,細若蠅頭,珍如鴻寶。洵數典之巨觀,博學之津梁也。
我中國自都中四庫外,鎮、揚、杭三閣,早付劫灰。其家藏最富者,如昆山徐氏之傳是樓,鄞縣范氏之天一閣,杭州汪氏之振綺堂,錢塘吳氏之瓶花齋,吳門黃氏之滂熹園,石家嚴氏之芳茉堂,鄔鎮鮑氏之知不足齋,昭文張氏之愛日精廬,南潯劉氏之瞑琴山館,所藏古籍,宏富異常。兵燹以來,半歸散佚。近日吳興陸氏之百百 宋樓,首屈一指,另建守先閣,請於大府,奏於朝廷,供一郡人士觀覽。其大公無我之心,方之古人,亦何多讓!獨是中國幅員廣大,人民眾多,而藏書僅此數處,何以遍惠士林?宜飭各直省督撫,於各廳州縣,分設書院,購中外有用之書,藏貯其中。(凡外國未譯之書,宜令精通西文者譯出收貯。)派員專管。無論寒儒博士,領憑入院,即可遍讀群書。至於經費,或由官辦,或出紳捐,或由各省外銷款項,科場經費,將無益無名之用度,稍為撙節,即可移購書籍而有餘。仍常年儲備專款,分派員役,管理稽查。所有新書,隨時添購。果能認真經理,數十年後,賢哲挺生,兼文武之資,備將相之略,或鉤元摘秘,著古今未有之奇書,或達化窮神,造中外所無之利器。於以範圍天地,籠罩華夷,開一統之宏規,復三王之舊制。極巍煥,信景鑠,皆於讀書稽古二事基之矣。
今天下兢言洋學矣。其實彼之天算地輿數學化學重學光學汽學電學機器兵法諸學,無一非暗襲中法而成。第中國漸失其傳,而西域轉存其舊。窮原竟委,未足深奇。若合天下之才智聰明,以窮中外古今之變故,標新領異,日就月將,我中國四萬萬之華民,必有出於九州萬國之上者。苟強分畛域,墨守規為,固陋昏蒙,甘受人制,則印度、琉球、越南、緬甸之續耳。前車已覆,來軫方遒。有識之君子,將何擇焉?
○鐵路
夫水行資舟,陸行資車,古之制也。民生自然之利也。至今日而地球九萬里,風氣大通。以日行百里計之,環球一周,累年不能達,文軌何由一,聲問何由通乎?天乃假手西人,以大顯利用宜民之神力。於是而輪船火車出焉。以利往來,而捷轉運。風馳電掣,迅速無倫。誠亙古未有之奇制也。中國版圖廣大,輪船之利,亦既小試其端矣。獨火車鐵路,屢議無成。聚訟盈庭,莫衷一是。竊未見其可也。
美國西北之餘山郡,瀕海曠遠。自設鐵路,近通東部,遙接金山,於是百貨流通,商賈輻輳,戶口陡增百萬有奇。此鐵路之便於通商也。德法構兵時,德提督謂法使曰:如戰,則我國可於十四日中在邊境集軍十萬,糧械俱備。後果踐其言,克獲全勝。此鐵路之便於用兵也。俄國所築西卑裡亞之鐵路,不日可成。其道裡所經,與俄之聖比德羅保京及墨斯科城,一氣銜接。所屬大西洋之地,與琿春扼要之境,亦節節相通。考歐洲至上海,若取道蘇彝士河,歷程四十四日。若取道美洲干拿打,歷程三十四日。有此鐵路,不過二十日可到。就通商而論,其地貫歐亞洲之北境。將來各國行旅,多出其途。俄人即可坐收其利。若偶有邊釁,則由俄京至中國邊境,僅半月程。而我調餉徵兵,動需歲月,急遞甫行,敵已壓境矣。今英法俄三國爭造鐵路以通中國,包中國之三面。合之海疆,已成四面受敵之勢矣。英由印度造一路,逾克什彌爾北抵廓爾喀,分支至西藏之大吉嶺,與藏地為鄰。一路由緬甸之仰江以達阿瓦逕距滇邊。法由南越造鐵路以通雲南,廣西。俄自東北彼得羅堡至西北西伯裡亞一帶之地,凡造鐵路一萬餘裡,循黑龍江而南。告成而後,商賈往來便捷。愚民無知,惟利是從。我能保護之,則百姓我之百姓也。我不能保護而人能保護之,則百姓即為人之百姓。緬甸之屬英,越南之屬法,琉球之屬日本,吉林東北各部之屬俄,其明證矣。
且口外荒地甚多,開墾甚便。一有鐵路,內地無業之民,相率而至。膏腴日辟,邊備日充,商旅日集。大利所在,人爭趨之。荒遠遼闊之區,一變而為商賈輻輳之地,而我之境內,未有鐵路,則荒涼如故,貧瘠者如故也。彼此相較,貧富相形,而欲邊境之民,盡甘槁餓而不為敵人用也,其可得哉!若彼以一旅之師,長驅直入,則邊陲千里,闃其無人,蹙地喪師,可以立待。故敵無鐵路,我固不必喜新好異,為天下先。若人皆有鐵路,而我獨無,則必敗之道,必不能支之勢也。外國有行車鐵路,寬徑尺餘或二尺,地面不必鋪平,下置木樁,架以鐵楞,用則搭,不用則卸。仿而行之,運兵載糧,尤為簡易。(火車以美國之式為最善。工價則中國較廉。故舊金山車路皆雇中國人興造。至鐵軌需費尤巨,必須自造。若購之西國,則失利多矣。)
自河運改行海運以來,輪舶往還,費省而效捷。議者或虞海道不靖,敵兵邀截,欲復河運舊制,而勞費不遑恤焉。何如以議復河運之費,移開鐵路之為愈也。蓋嘗訪諸西人,其利有十。所得運費,除支銷各項及酌提造費外,余皆可助國用,其利一。偶有邊警,徵兵籌餉,朝發夕至,則糧台可省,兵額亦可酌裁,其利二。各處礦產,均可開採,運費省而銷路速,其利三。商賈便於販運,貿易日旺,稅餉日增,其利四。文報便捷,驛站經費,亦可量裁,其利五。中國幅員遼闊,控制較難,鐵路速則巡察易周,官吏不敢逾法,其利六。二十三行省可以聯成一氣,信息便捷,脈絡貫通,而國勢為之一振,其利七。中國以清議維持大局,拘攣束縛,頗難挽回。有鐵路則風氣大開,土習民風,頓然丕變,而士大夫之鄙夷洋務者,亦可漸有轉機,其利八。歲漕數百萬石,河運海運,皆糜費無等。一有鐵路,則分期裝載,瞬抵倉場,巨款可以撙節,其利九。各省所解京餉,道路迢遠,鞘段累重,中途每致疏虞。鐵路既通,則斷無失事之患,其利十。有十利而無一害,復何憚而不行哉!
而尼之者則曰:造路之後,奪鋪驛伕役之利,一害也。修路之時,廬舍墳墓當其衝者,必遭拆毀,二害也。他日猝為敵乘,禍發倍速,三害也。不知鐵路之旁,其左右歧路,人馬皆能行走,火車所運貨物,應於某處卸載者,仍須車馬接運。且物產之流通益廣,則人夫之生計益增,何害之有!鐵路遇山巔水曲,均須繞越,架空鑿洞,亦可駛行。廬舍墳墓,亦猶是也。何害之有!中國所購兵輪商舶,苟有器無人,皆可資敵,何獨於鐵路而疑之。獨不可宿兵以守之乎?且地當敵沖,臨時折斷鐵軌數截,十丈五丈之間,彼即無能為力。而我腹地仍得往來自如,何害之有! 往者議造輪船電報,群疑眾謗,幾費半途。既而毅然舉行,至今日而天下之人異口同聲,共知其利。矧鐵路之利,倍於輪船。而中國陸路之多,倍於沿海。何可遲疑顧慮,坐誤機宜,致他日受制敵人,悔之已晚耶?(查西商承辦鐵路,如有軍務,先為國家運兵運糧,繳費腳力照算。不使商人吃虧。有餘暇方准裝運客貨。)往年晉省存饑,費數十金不能運米一石。一石之米,須分小半以餉運夫。得達內地,濟饑民者寥寥無幾。餓殍之慘,言之痛心。設有火車,當不至是。況當日運費數百萬金。苟移造火車,亦可成鐵軌八九百里。今雖事後之言,而得失之數,必有能辨之者。夫中國大勢,西北土滿,而東南人滿。若有鐵路以流通之,則東南之閒民,可以謀生於西北,西北之棄地,可以開墾如東南。政在養民之謂何,而忍聽其貧瘠流離竟不一為之所哉?
○傳教
嗟乎,中西和局之不能長保者,其必階於入內地傳教乎?何則?西人之要求中國者,通商傳教兩端而已。通商雖奪吾民之利,苟能發憤為雄,如日本重訂稅則,振興商務,仿西法只准各國在外埠通商,不准入內地奪吾民之利,何慮人心不服。惟傳教之牧師,必入內地。內地入教之民,良莠不齊,往往因此滋事。且動以兵力相脅。民之受屈愈甚,則銜恨愈深,而教堂之案迭起矣。
泰西基督一教,流派分而為三。一日耶穌教、日耳曼國之所演也。英吉利、德意志、美利堅、丹麥、荷蘭、瑞典頓瑙威、瑞士等國從之。一曰天主教,傳自猶太,盛行於羅馬,意大利、奧斯瑪加、比非利亞、法蘭西、日斯巴尼亞、葡萄牙、比利時等國從之。一曰希臘教。希臘為西洋文字之祖,亦緣飾基督教之說,別樹一幟。小亞細亞、歐羅巴之東俄羅斯、希臘等國從之。其教或分或合,有盛有衰,名目不同,源流則一。略本摩西十誡。耶穌基督自命為上帝之子,創立新約,以罪福之說,勸人為善。其初意未必遽非。而千百年來,黨同伐異,仇敵相尋,人民苦鋒鏑,原野厭膏血,別分門戶,遂釀干戈,變本加厲,實非教主始念所及。俄土之戰,其尤著者也。
西字日報,論教士之擅權教,因之梗化,已成尾大不掉之勢。意大利尊之而國庫匱,西班牙尊之而內亂生,法蘭西尊之而黨禍起。西人之有識者,慮其為變,思有以裁製之。故意乘法人兵敗,教王失援,遂據羅馬都城,收教堂產業,而吞併之機動矣。布魯斯繩以新法,廢其教堂。奧斯瑪加定教士不得干預國事,停其公費,而排斥之令嚴矣。荷蘭則更改書院章程,不受教士約束,不讀教書。德意志則致書教王,以監督為煽惑人心,違背國法。其國儒士魯所及浮特勤耳皆著書數萬言,痛詆教士。特以積習相沿,無術以善其後。將來英之於意,意之於法,法之於德,德之於俄,俄之於奧必有因此而失歡者。(嘗閱《瀛海論》云:同治時,普法之戰,教人實啟其端。拿破侖第三為教所誤,國破身俘為天下笑。奧相安得拉議法,人甘為教奴。西班牙謂法獨居惡名,受其災禍。美國論法國三次大亂,死亡數百萬,職此之由。是教又法國之蟊賊也。他如印度拒額力士教,德國逐耶穌會,葡萄牙、西班牙皆藉教黨財產入官。意大利封教堂七十餘間,簿錄其產。羅馬王遣教人駐瑞士,國人毆之,法國無如何也。錄之以備參考。)
自此教蔓延中土,各國立約,首載盟書,准其周遊,加以保護。我中國聖人之道,廣大精微,既無畛域之分,亦無教門名目。其勸善成化,如回佛諸家,亦在包容之列。而獨至西教一興,美與法合舉國之權力以袒庇之。(美多耶穌教,法多天主教)莠民以入教為護符。嘗聞作奸犯科,訛詐鄉愚,欺凌孤弱,佔人妻,侵人產,負租項,欠錢糧,包攬官事,擊斃平民,種種妄為,擢發難數。是故傳教者若存心公正,自不容其所為。間有剛愎之徒,私心褊袒,紊我王章,差提則匿之堂中,罪定則縱之海外。地方官慮開大釁,先存畏懼之心。又不知外國律例,無辭以折服之。則往往遷就定讞。平民受屈,申理無從,眾怒滋深,群思報復。遂至拆教堂,辱教士,民教鬥毆之案,層見疊出。平心而論,彼教士亦當自愧。豈止非上帝之心,亦大悖交鄰之道矣。然猶不自悔禍,文過飾非,每遇大臣查辦,或以相距太遠,未悉案情,或以律例不同,各執一是。定讞偶致稽延,彼即借端要挾。有司既經革職,復請惋惜之國書。首犯既已伏辜,更索賠償之恤款。朝廷大度優容,小忿必忍。百姓天良尚在,嘗膽知仇。溯自順治年間,始許荷蘭通市,洋舶遂輻輳粵東。垂二百年,初無設領事兵船保護者。亦未聞華洋仇殺之端。推原中西齟齬之由,實出於販煙傳教。此二事開自英法。英法恃其火器兵船,挾官吏以制商民,積怨愈深,禁令愈烈。致中國兒童婦女,不及辨其種類,聞聲相惡,職此之由。兩國稍有違言,均慮變生不測。是非從中國殷憂,抑將礙西國通商之大局矣。
誠欲民教相安,必須妥辨良法。夫入教之民,固中國食毛踐土之民也。勸民為善,固聖朝寬大之政所允行也。若縱教民為奸惡,倚教士為護符,動輒挾制地方官,枉法左袒,以屈抑良民,是非勸人為善,直助人為惡。既大失其傳教勸善之本心,抑亦條約所必不能從者也。(耶穌教與天主教不同,可以娶妻,可以為書院掌教。近有久於中國者,不忍視其困,多將中外利病,著書救世。如林樂知、李提摩太、傅蘭雅、艾約瑟、花之安等輩是也。)是宜與之剴切辨明,改修條約。載明華民入教,開列姓名籍貫,報明地方官。查無過犯之人,方准註冊,照約保護。遇有事故,仍依華例懲辦。既系中國人民,不得因入教遂分輕重。飭令地方官公平處斷。亦不得因惡其入教,顛倒是非。總之,民教一律,務持其平。此本中國自有之權,教士何勞過問。至教士所至之處,亦應歸華官約束。有干預公事,挾詐侵權者,立即咨請該國公使,飭遣回國,以儆傚尤。如此,則民雖入教,於利害無關。國家無所不容,良民何至仇視哉。
夫彼洋人之入中國者,亦多習華語,讀華書,講倫常,明禮義。其國中書院,且廣儲中國書籍,聘請華儒教習國中子弟。無異歸吾儒教矣。較之奉彼教者,動輒作威怙勢,欺壓平民,其賢不肖何如也?如改約而彼不肯從,則別習教之民,編為教籍,子孫世世,永為庶人,不許娶妾,不許應試,不許捐納,不許充兵。此本教堂原有之規例也。以其矛刺其盾,庶亦別分涇渭之一法矣。夫貶異端即所以崇政體,泯嫌疑即所以重邦交。秉國鈞者,其熟思而審處之。
○販奴
粵東澳門香港汕頭等處,向有拐販華人出洋之事,名其館曰招工,稱其人為豬仔。豬仔一名,載至西洋,身價五六十元,稅銀一元。澳門議事番官,收費二元。其黨與洋人勾通,散走四方,投人所好。或誘以貲財,或誘以游博。一吞其餌,即入牢籠。被拘出洋,不能自主。或於濱海通衢歧路,突出不意,指為負欠,逼迫登舟。官既置若罔聞,民亦何由申訴。初則省城外黃浦等處,皆已蔓延。嗣被大員訪懲,甫能封閉。而澳港外埠之根株獨未絕也。蓋美阿兩洲,及南洋各島,日汲汲然開礦墾荒,土著寥寥,不能集事。故不得不招工。但工貲過微,人誰樂往。於是招之不來,出之以誘。誘之不能,出之以掠。計每年被掠賣者,累萬盈千。其中途病亡自經者,不知凡幾。幸而抵埠,即充極苦之工。倦即加以鞭棰,病亦不許告假。日出而作,牽以鐵練。日入而息,橫受拘囚。逃走則有連坐之嚴法,處死則有水火之毒刑。求死不能,逃生無路。其中不乏右族各門,單丁愛子,誤罹陷阱,望斷家鄉,一線宗祧,於焉中絕。言之酸鼻,聞者傷心。
英人華利言:西曆一千八百九十一年,即光緒十七年,華人被拐經新加坡分往各埠者,多至十六萬餘人。其中有少壯者,有中年者,俱由中國口岸引誘出洋。其至新加坡、庇能等埠者,尚不至過於困苦。若至秘魯、渣華、般烏昆、士蘭岑忽、他刺租阿或東海各小埠,則備受酷虐,呼籲無門。誰非人子,能不為之流涕而太息哉!或謂豬仔登舟,皆經番官訊問。不願者遣回。其飄然長往,絕無顧慮者,皆自願出洋者耳。不知拐匪奸謀百出,上下交通。當番官審訊時,皆拐匪冒名,自稱情願,並非本人。即一二號呼哀求釋遣者,亦系有意裝點,欺飾庸愚。鬼域心腸,險幻至此,華官番官,縱公正明察,亦安能不墮其術中。
夫販人為奴,本干例禁。今則名為招工,實與販奴無異。西律所不容。昔有販阿洲黑人為奴者,英國上下議院集商禁止,出貲千百萬,贖還遣釋,嚴申條約。諸國至今稱之。美國南北之戰,其始亦以販奴而起,後乃設法禁絕,一視同仁。今中外輯睦有年,無分畛域,而竟任彼勾串奸商,為此違例害人之舉,出入各口,漫不稽查。其玩視中國也甚矣。美國之舊金山,向屬荒野,招中國工人開墾,遂成富庶之邦。徒以華工傭價廉而效職勤。土人以為奪其大利,焚劫驅逐,無毒不施。土人倡之,議院和之,苛待之條,聞者發指。其薄視吾民又如此。澳門雖有嚴禁拐販之議,而積久弊生,奸民詭計多端,有防不勝防之慮。勾通洋舶,詭稱某島某埠,有地待辟,有事可圖。及至中途,易船他適。愚氓入其網羅,永墮地獄。西士之明理者,亦聞而嫉之。
今巴西又欲招工,難免不蹈故轍。似宜查照公法,與各國明訂章程。如某地需工若干,必先報知中國公使領事,查核所需人數,轉報總理衙門,行知地方官,照章招致。中國派員駐香港澳門及各要口。華工出洋,先由船主開單具報,請華官登舟查驗蓋印,申報本省大吏,知照出使大臣。俟船到彼國之時,船主呈請華官照單覆驗。然後發與工主具領僱用。毋許虐待欺凌。或其地未駐華官,向有中國殷商為甲必丹者,或各會館董事主之。覆驗後報明存案。本省大吏,亦給發諭帖,予以經理之權。最要者,宜由政府照會招工之國,事前不許苛虐,事後尤宜善待。華工之久歷辛勤者,倘自願旅於其地,准其入籍,與土著同。不得如美國之無端逐客。庶乎民命可保,而國體亦稍尊矣。
至華商貿易出洋,與華工稍有區別。亦應先期報明,給憑查驗,以免奸民假托,仍成拐販影射之端,免彼族輕藐華民,有失中朝大體。惟主其事者,須知此舉為保護華民而設,亦非禁阻華人出洋。不得婪索貲財,徒貽訕笑。是又在當局之慎選其人耳。泰西事例,領事之權,本屬有限,降而至於董事,更無論矣。南洋各島,櫛比星羅,勢難處處設官經理。必須知照各國,准由華商董事,綜其事權。庶華人所到之區,皆我保護之所及之處矣。東南數省,生齒日繁。既不能概禁貧民之出洋,又不能坐視華工之受害。如此因勢利導,立法維持。救之於已然,不如保之於未然也。爭之於事後,不如察之於事先也。斯古帝王民胞物與之本懷,亦今日正本清源之要策也。
○國債
泰西各國,無不有國債。凡由議除公議准借者,其國雖為別人所得,仍須照還。故各國興大役,出大軍,國用不敷,即向民間告貸,動輒數千百萬。或每年給息,或按年拔本。君民上下,緩急相濟,有無相通。隱寓藏富於民之義。而實不欲授利權於別國也。當法越有事之時,粵東籌辦海防,需餉孔亟。余曾條陳當道,請仿西人之法,籌借民款,准由各海關銀號出票,按年清利。其票據可抵關稅錢糧捐納之需。數目無折扣,成色無高低。借款至百萬之家,有司宜優加禮待,善為保護,不得借端勒捐,以示體恤。則民間必踴躍樂從。昔英國政府因庫帑充溢,欲將國債全數歸清,而英之富民,鹹謂存之於家,不若存之於國,不樂收領。再三稟請,願將利息減輕而後已。
夫財猶水也,惟患其壅塞,不患其流通。上下交征,則敗國亡家之券也。上下相濟,則親上死長之心也。苟能示以大公,持以大信,試借民債,以給度支。成一時濟變之良規,即以保萬世無疆之盛業。較前日開捐例以鬻爵,借洋債以捐國,設厘卡以病民,其利弊得失之相去,有不可以道里計者。萬一貸之己民而缺,仍有不足,始可酌以微息,轉貸鄰封。考英法德美諸國借貸,行息三厘,多不過四五厘而止。若土耳其、波斯等國,則因欠債過重,行息過多,致利權授於他人,國勢寢形微弱。中國幅員之廣,礦產之饒,遠勝泰西,人所共悉。入款甚多,而借款甚少。無須重息,可貸多金。前此洋債行息至七八厘以上者,非經手侵漁,即洋行扣折耳。
聞中國借券之股份,中外人爭購之。每股九十五磅,有漲至一百零四五磅者。(外國之債股,分單時有漲跌,即俄國之鈔票,亦有漲跌也。)由是觀之,中國雖少出子金,仍能應手。聞我駐英某大臣曰:嗣後籌借洋款,應向英國勞士齋乃、德博令等大銀行籌商。此兩行專與各國挪借銀錢,素有名望,人皆信服。常能以微息借巨貲。五處銀行,萬不能及。洋人嘗言:刻中國借銀百萬,必到匯豐、麗如等銀行,說明所借之數,所給之息。指明某某口關稅備償,本利分作若干結,按結支付,限年還清。銀行應允借款,收存文契,即將銀如數兌交。此向來籌借洋款之情形也。該銀行如果自有巨款,此法尚屬可行。無如僅能擔承,實非殷實。中國既與該行議定,該行即出具百兩券票一萬張,從一至萬。買股者或買一張,或買百張,多寡不等。迨頭結還款到期,何人之銀先收,何人之銀後付,不可預知。其故何也?蓋券票之漲跌無定。券票跌則本錢恐缺,人思速還。券票漲則利息依期,人思久借。爰創拈鬮之法,定還債之期,免疑該行有偏袒之弊。此等辦法,雖極公平。然股多之人,本錢必有虧損。蓋收回全數,或收回半數,非到拈鬮之日,無從預知。斷不能料理於先。收回本錢,復入股分,大為不便。倘將來再籌借款,須設法補救此失,始易通融。必將放債諸人不便之事,代為通盤籌畫。若稍有妨礙,勢必增長利息,益受其虧。欲策萬全,厥有二法。一曰立法。借銀限定年月,一次全還。一日按結歸款。先於券內載明第一結歸還若干。第二結第三結歸還若干。俾得早為料理。彼放債者亦樂聞某國借債建造鐵路電線開礦治河一切富國之政,利息大而券票強,甚不願出貲借人,妄作耗財無益之事。尤惡借債用兵,將銀錢變作火藥彈丸。萬一亡國破家,則借款將成畫餅。不但失去利息而已。駐英大臣之言如此。可深思其故矣。
我國家量入為出,本有常經。前時借債外洋,權應一時之用。金磅高下,既受巨虧。嗣後洋債一端,自應永行停止。況目前所借,並非外洋真正殷實商家。仍由銀行擔承後,每股百金,聽中外商民購買。該行董事,轉得上下其手,坐收利權。中國二十一行省殷實商民,為數不少。但使由戶部及各藩庫仿西法出給股票,每股百金,定期歸還,按年行息,收放出入,誠信無欺,安見中外商民之信戶部者,必不如其信銀行,信中國者必不如其信外國乎?即萬不得已再而借洋債,亦須統籌全局,審慎周詳。不必再托在中國諸銀行經手,以免輾轉扣折,虧累無窮。但飭駐英使臣,逕向勞士齋乃、德博令等大銀行熟商,行息不過四五厘。中國屢借巨貲,素守信義,歐西各國,共見共聞,大可與其本國國債之息銀低昂相等。苟還本之期,定以一二十載,則彼民之有貲出借者,亦可作為產業,踴躍集貲。蓋貪利之心,中西無異。利可圖矣,慮其不可恃,以致失利。利可恃矣,又慮忽借忽還,不能久享其利。亦中外具有同情也。
今中國息借洋款,以海關作抵,其誠其信,為天下萬國所無。乃以此絕大利權,不授於己民,而授之於外國。且不授於外國殷實之富戶,而甘授於外國奸狡之牙商。此所以洋款一事,遂為通商以來一絕大漏卮。而泰西各國有識之士,且然竊笑於其後也。則不知彼己之情者,決不足籌交涉,取利權也。
☆李東沅○論傳教
竊謂外國傳教之士,實中國召釁之由也。洋人之到中華,不遠數萬里,統計十餘國,不外通商傳教兩端。通商則漸奪中國之利,傳教則並欲奪華人之心。陽托修和,陰懷叵測。而教民交涉之案,遂迭起矣。
夫泰西本基督一教,分而為三,一曰耶穌教,一曰天主教,一曰希臘教。其教或分或合,有盛有衰。而教士則必周遊各地,勸導人民,使之尊奉其教,亦以行道為言。中國既許洋人傳教,自必按照條約為之保護。而各教士所到之處,理亦應歸地方官約束,不得干預公事。無如中國莠民每倚進教為護符,作奸犯科,無所不至。或鄉愚被其訛詐,或孤弱受其欺凌,或強佔人妻,或橫侵人產,或租項應交業主,延不清償,或錢糧應繳公庭,抗不完納,或因公事而借端推諉,或因小忿而毆斃平民。種種妄為,幾難盡述。
傳教者又往往不知底細,受其瞞聳,存心袒護,出面扛幫,常有被控在官,匿不到案,甚至犯法既經議罪,竟公然縱之出洋,致令無處緝兇,案懸莫結。而地方官恐啟釁端,先存戒慎。又不知外國律例,辦理茫然,遷就定讞。以至平民受屈,伸理無從,積怨日深,群思報復。於是拆教堂、辱教士,及民教互鬥之案,層見疊出。雖迭經大臣查辦,或以相距太遠,未悉隱情,或以律例不同,各執一是。訊斷殊形周折,定案每致稽延。彼乃恃強,多方要挾。首犯既已抵罪,毀物復索賠償。有司既已謫官,藉口添開口岸。蔑理悖情,殊乖和約。
倘欲顧全大局,必須善籌良法,彼此遵守,永遠相安。夫華民各具天良,稍明義理之人,從不為彼教所惑。凡進教者,或為財利所誘,不克自持,或以狂病未瘳,失其本性,或奸民倚為聲勢,或犯罪求為系援。必先有藐官玩法之心,乃敢作逆理拂情之事。夫教士雖屬西人,而入教者固中國之黎民也。以中國之黎民,准彼傳教,已覺曲全和誼,大度涵容。而又抑此伸彼,豈真欲驅通國之人,盡為教民而後快耶?其患尚忍言哉!
自後宜令入教之人,開列姓名,報明地方官,與該國領事,注入冊內,並另編門牌,書教民二字,衣帽亦稍示區別。遇有事故,仍依華例辦理。其與領事會審,不許教士回護。倘系現在案犯,及先未報明註冊者,概不作教民論。徑由地方官自辦,教士更不得過問焉。至各教士有干預公事,挾詐多端者,應該重罰,立即咨請該國分使,飭遣回國,以儆傚尤。
○論考試
三代以來,風俗敦龐,取士之途,鄉舉裡選,惟重實學至行。寬其途以求士,故野無遺賢,嚴其制以用人,故朝無幸進。降而唐宋,嚴於取而寬於用。始當考試,斤斤然拘於一格。至今因之。無論文武,總以科甲為重,謂之正途。否則胸藏韜略,學貫天人,皆目為異路。其取士也隘,則豪傑每有沉淪。其用士也寬,則庸佞不無忝竊。故舉世奮志功名者,悉從事於此,老而不悔。竟有髫齡就學,皓首無成。尚何暇他顧哉!
聞西國設有數科,量材取士。雖王子國戚,欲當水師將帥者,無不兼習天輿地球格致測量諸學。初編行伍,以資練習。文案則自理,槍炮則自燃,即至賤至粗之事,皆不憚辛勤而畢試之。及功成名遂,致仕閒居,亦不廢立說著書,以期傳於當時,垂諸後世。至炮師醫士,無不精於格物,通於化學。訟師亦須深明律例,考有文憑,方准行世。無論何學,總期實事求是。坐而言者,可起而行焉。
中國之士,專尚制藝。上以此求,下以此應。將一生有用之精神,盡銷磨於八股五言之中。捨是不遑涉獵。洎登第入官,而後上自國計民生,下至人情風俗,及兵刑錢谷等事,非所素習。猝膺民社,措治無從。皆因仕學兩歧,以致言行不逮也。然則,文科可廢乎?曰:非也。千古綱常名教經濟學問,皆從經史而出,悉由文義所生。惟須分列四科,拔尤表薦。一曰考證經史,以覘實學。二曰策論時事,以觀卓識。三曰兼試詩賦,以驗其才華。四曰博詢政事,以考其吏治。拔真材以資實用,不愈於空言無補之帖括乎?
至武科設於武後之時,專以騎射技勇見長,與文科並重。而世之習武者,只求入彀,博取科名,即默寫《武經》,亦僅如小考文童之恭鈔「聖諭」而已。試以兵法,開卷尚屬茫然。迨夫仕途既入,舉凡訓練弁卒,與夫水陸攻守之策,陰符壬遁之書,冥然罔覺。即使射穿七札,力舉百鈞,要亦匹夫之勇耳。一旦臨敵將,何恃而不恐哉?是不教而驅之戰也。邇來蕩平小丑,建立大勳,皆非武科中人,則其所習非所用也明矣。然則,武科可廢乎?曰否。今戰守所資,藉以出奇制勝者,不外乎水師火器。今中國既已舉行。惟機器尚製造未精,輪船尚駕駛未熟,槍炮尚施放未巧,行陣尚步伐未齊。即有諳練之人,亦苦不足於用。誠能分門別類,取精用宏,當於武科中,亦列三等以取將才。一詢山川形勢,軍法進退,以觀其韜略。二問算學格致機器製造,以窮其造詣。三考測量槍炮高低命中及遠以盡其能事。其能集眾長者,不次超遷,以示獎勵。專工一藝者,量材授事以廣旁求。不愈於僅嫻技勇騎射者乎?
然而欲作人才,先覘教養。今之學校書院,專事舉業,而外邦之風俗政事,一概不知,且深以西學為可鄙。欲求一洞識時事,兼習中西者,實難其人。況當今海禁大開,藩籬盡撤,歐洲各國,無不肩摩轂擊,互市通商。各恃富強,相為要挾。更宜練兵修政,選將籌邊,斷非醉草可以嚇蠻,圍棋自堪破敵時也。鄙見宜仿司馬光十科之法,添設一科,頒天下省會。除小學堂外,各設書院,敦請精通泰西之天球地輿格致農政船政化學理學醫學及各國言語政事文字律例者數人,或以出洋之官學生,業已精通返國者為之教習。所選學生,自十餘歲至二十歲為限。須先通中西文字,就其性之所近,肄業四年,升至京都大書院,力學四五年。如果期滿,造詣有成,考取上等者,即獎以職銜,派赴總理衙門海疆督撫,或船政製造等局當差。或充出使各國隨員。如舉博學鴻詞之例。凡入院諸生,每年納束修百元。如書院膏火不敷,由該地方官籌款補足。以冀漸開風氣,實力研求。倘有別出新裁,造成一器,於國計民生有益者,視其利之輕重,准其獨造數年。並給頂戴,以資鼓勵。如此,則聞風興起,人材眾多。又何須朝廷遴選幼童,肄業泰西,致糜巨款乎?夫幼童萬里從師,學業自卜其精進。惟少染外洋習氣,情性或因而變遷,亦似非養正之道也。誠能變通舊制,教育英才,為國家宣勞,為海疆保障,大用大效,小用小效,又豈特文章華國,鹹誇鳳之才,武藝超群,即列鷹揚之選也哉。
○論招工
書曰: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故先王行仁政以濟貧乏,嚴法令以禁惰游,所以保我黎民,不致流離異域者,意良厚也。頻年粵東、澳門,有拐誘華人,販出外洋為人奴僕,名其館曰招工,核其實為圖利。粵人稱之為買豬仔。夫曰豬,則等人於畜類,仔者微賤之稱。豢其身而貨之,惟利是視,予取予攜。復聞豬仔一名,載至西洋,稅銀一圓。澳門議事亭番官收費銀二圓,而又恐華官燭發其奸。於是上下賄蒙,詭計百出。且粵省拐匪,先與洋人串通,散諸四方,投人所好。或炫以貲財,或誘以嫖賭。一吞其餌,即入牢籠。遂被拘出外洋,不能自主。又或於濱海埔頭,通衢歧路,突出不意,指為負欠,牽扯落船。官既置若罔聞,紳亦不敢申訴。每年被拐,累萬盈千。其中途病亡及自尋短見者,不知凡幾。即使抵埠,悉充極勞極苦之工。少惰則鞭撻立加,偶病亦告假不許。置諸死地,難望生還。或謂豬仔落船,皆經番官訊問。不願者立遣回籍。其飄然長往,絕無顧慮者,皆屬情甘。似非刑驅勢迫。不知拐匪奸計百出,賄通上下。即使番官審訊,悉屬拐黨替冒。並非本人一一過堂。釋遣回籍之文,適以欺世。心狠手辣,蹤秘術工。且其中不乏富貴之家,單傳之子,誤罹陷阱,望斷家鄉,一線宗祧,於焉中絕。言之酸鼻,聞者傷心。
夫販人出洋,本干例禁,亦為西律所不容。昔年有販阿洲黑人為奴者。經英國上下議院集商禁止,出貲數十萬,悉贖之還盡行遣釋。而嚴申禁約,弊絕風清,諸國無不稱頌其德政。美國南北之戰,其始以禁止販奴而起。後卒設法禁絕,一視同仁。今汕頭等處,詭秘難知,而澳門一隅,彰明較著。夫澳門本香山縣屬,即歸洋人管轄。我朝宜申明條約,遣一介往責西人曰:販人出洋為奴,實幹例禁。各國共知,公法具在。查歷年運往外洋之人,皆我赤子。不少富家宦族,墨客寒儒。據生還之華傭,述其苦況,幾同地獄。然細核所由半皆受騙於匪人,非真立有合同,甘心遠適。試為平心而論,易地以觀。倘以此待貴國之人,其果能樂受否乎?貴國嗣後,當飭地方官留心查察,並禁船主不得私行運往。如敢故違,一經訪察,或被告發船立充公,人即定罪。如此,則理直氣壯,洋人自當折服矣。
☆李鍾玨○索逃犯議
泰西公法,最重匿藏他邦逃人之罰。而待中國不然。中國罪犯逃至他國地界者,務為蔽護。官府百索不得。如去年粵東一犯,逃在香港,又犯西律,監禁獄中。委員往索,多方阻勒。猶曰於彼亦有案件也。其他之罪大惡極,必不可恕者,一至其地,若無事之人,毫無忌憚。如昔年奉旨嚴拿之某犯,逃在新加坡,公然戴已革之頂,插身官場,干預公事。此尤無忌憚之至者矣。
所以然者,當中英前屆換約之日,未將此條切實更定,至今得以藉口。夫中西文法不同,往往同一語言,輕重互異。立約之時,苟不悉心細繹,一字含渾,他日即受牽制。即如中英和約第二十一條載:中國民人,因犯法逃在香港或潛住英國船中者,中國官照會英國官,訪查嚴拿,查明實系罪犯,交出等語。細繹和約原文曰:逃在香港,則出港一切,如南洋各埠,皆不在此約矣。曰:潛住英國船中,其洋文亦專指在港之英船而言。則出港一步,其他英船亦不在此約矣。當立約之日,以交涉只有香港一地,故如此立言。今也租界日辟,南洋各島,尤為逋逃淵藪。亟宜重定約章,務照泰西公法,一例辦理。現屆下次換約之期不遠。竊以為此事實為換約時第一要務。蓋邦有常刑,斯有綱紀。使罪犯皆可巧避,則綱紀不振,而天下從此亂矣。
余常詢諸西士之達時務者曰:公法既重逃人之例,何以獨收中國犯人,豈非顯悖公法耶?抑真外中國於公法耶?曰:非也。泰西重公法,尤重教。吾教以仁慈為主。彼犯人者,求生而未。若捕而送之,是速其死矣。為教主所不忍。曰:然則,西國犯人何以互交乎?曰:中西律例,輕重不同,刑法各異。西國人命重案,只有監禁。而牢獄亦潔淨。中國一入獄中,備受苦楚。無論絞斬極刑,即審案時每至血肉交飛,哀慘難狀,皆為吾教不忍。昔年香港曾交一犯至粵,後有教士某在法場,親睹凌遲之慘,上告教王。教王惻然。爰登新聞紙,引為深戒。不然,西國何愛於罪犯而甘受逋逃藪之惡名哉?觀教士所言,未始無故。我中國斷不能枉法以就彼教。然他日換約時,亦當揭明此意,稍示變通矣。
○禁豬仔議
南方以物之稚者曰仔。豬仔者猶言小豬也。閩廣兩省生齒繁盛。當海禁未開,南洋群島如蘇門答臘、加拉巴、小呂宋等處,中國人民商販出洋,家於其地者,不可勝數。海外獲利數倍。內地愚民艷之,日趨日眾。然皆因其戚友,安然無害。未嘗有拐騙販賣,驅良民而置之死地者也。
同治初年,泰西英荷諸國,開闢荒島,乏人墾治。以重貲誘往作工。遂有販賣豬仔之事。當時閩之廈門,粵之香港,澳門,公然設館。被拐者驅入舟中,縶其手足,如載群豕,其苦難言。及至外洋,更遭慘酷,十必死五。而奸民則坐獲重利。後經地方紳士,據情稟報,上達總署,通行沿海各省,嚴密查禁,又照會英國,定以三十餘款,可謂詳備。而英國不允,其法未行。特豬仔之館,不復公然開設。比年以來,較之同治間,風亦少息。然廈門、香港、汕頭,每一輪船開行,凡下艙搭客,往往數百人,多至千餘人。其中自願出洋者固多,而被拐之豬仔,何船無之。中國雖不設館,新加坡仍有客館,專收豬仔。前年中國駐坡領事官,設法議禁。英員不允。後經移請潮惠嘉道出示查禁,以為清源之策。而示懸旬日,卒為駐粵英領事斷斷於大府,檄令收回。於是拐販之徒,知中國禁令不行,益復肆行無忌。上年粵東火船,查出被拐良民至六十人之多。則其他之未經破案者,可知矣。
為今之計,欲與西官商禁,則總署之照會,且不允行矣。地方之告示,且不准憑矣。即執公法輿論,亦必強詞奪理,徒費口舌。惟有責成就地紳士,購線查緝。其法在閩粵沿海各州府,選擇公正紳士,論以緝匪之事。每一輪船開行,於埠頭密查下船之客,必一一過目。如遇形跡可疑,詳細盤究。平日又訪查拐匪,不使入境。紳士不同委員,氣誼聯而耳目近,訪查較易而確。此猶古者守望相助之法。彼外人不能阻我者也。況閩粵人好仗義。凡有益地方之舉,皆肯為官府將伯之助。近年粵東清理匪鄉一事,亦經紳士幫辦。以之助禁豬仔,焉有不樂從哉。此誠簡便易行之策也。
☆張樹聲○戒粵民出洋謀生示
照得粵省貧民,多有搭船出洋,自謀生業。如果本人情願出外,並無別情,原可聽其自便。但定章民人出洋,必須自備川資者,其中用意,民間未必深知。今特為爾等一詳言之。查民人由粵出洋,道途遠,盤川在所必需。現在每有華商洋船,搭客至檀香山埠。凡華商租船之費用,即出自搭客之川資。若爾等果能將應給川資備足交清,然後上船出外,則抵埠後,我朝設有領事官,一切下情,不難赴訴。即傭趁營生均可自由己便,不致受制於人。倘不能自備川資,因向租船之華商立單借貸,約期以償。在爾等以為到埠後設法圖維,即可清還借項。不思爾等在中國梓桑之地,尚無力自備川資,豈遠涉外洋數萬里之遙,人地生疏,轉能籌償欠項?勢必受人挾制,逼令當工,寫立合同,分年還欠。又將人作押,轉揭銀兩,扣還所借川資。爾等遠適異邦,身難自主。或聽其轉賣他處,或被其勒當苦工。雖有中國領事官,無從查悉。必將異地稽留,痛室家之遠隔。甚且終身淪落,歸鄉國以無期。去就死生,皆難逆料矣。是以定章,民人出洋,川資必須自備者,職是故也。近日省城有等奸商,租賃外國船隻,搭客出洋。往往借與川資,議立期單,於到埠後當工償欠。又慮稽查委員查詢,究出弊端。則誘令搭客,混認川資系由自備。愚民無識,往往墮其術中。該奸商等張狡譎,各搭客因為所欺,即外國洋船之船主人等,亦只知其租船搭客,不知其以搭客影射招工。此等奸商設陷愚民,實屬罪無可逭。本部堂院已札飭地方官嚴拿究辦,以警將來。至華民出洋,向章應由各鋪戶出具保結,聲明各搭客均系自備川資,並無被人拐騙情事,並不許濫保匪人。各該鋪戶人等如果訪查明確,各搭客委系自備川資,情願前往,並非被人招誘拐騙,平日亦屬安分之人,自可仍照向章出俱保結,不致無端波累,枉受株連。倘該鋪戶等並未查明,輒將借貸川資之搭客,及不安分之匪人,率行濫保。一經告發,或被查出,定即一併查究,決不姑寬。
☆王旒○鈔幣議
三代以上,君民相通,但有足民之事,更無足君之事。必百姓足而後君足,猶子孫富而父母未有貧者也。三代以下,君民相隔,既有足君之事,又有足民之事,且必君足而後百姓足,猶父母富,而子孫亦未有貧者也。夫欲足民,莫如重農務穡,欲足君莫如操錢幣之權。然而往往不能操其權者,何也?蓋自毀錢為器,起於工匠,而利權一失矣。鉛錢私鑄,竊於奸民,而利權再失矣。外洋錢幣,行於中國,而利權三失矣。銀價低昂,操於商賈,而利權四失矣。錢票倉券,出於富戶,而利權五失矣。今欲操錢幣之權,莫如禁銀而行鈔而又盡去其弊,則國用常足,而民財同阜矣。請綜錢幣之源流論之。
後魏團謙之曰:堯遭大水,以歷山之金鑄錢,湯遭大旱,以莊山之金鑄錢。夫古者分國而治資於粟帛者重,而資於錢幣者輕,故非水旱,要可不鑄。後人或以珠玉龜貝刀布為幣,未嘗專以銀與錢也。鄭司農釋詩,抱布貿絲云:周人以布廣二寸,長二尺,憑官司印書其上,以為民間貿易之幣。此即行鈔所昉。漢武帝造白鹿幣,唐憲宗用飛錢,又為行錢之漸。至宋張詠始行交子。宋孝宗以內帑金帛,易楮市藏於內庫,一時楮幣重於黃金。沿及金元皆用紙鈔。明初亦行寶鈔。至英宗有米麥折銀之令,弛用銀之禁,由是有出無入,而鈔遂不行。迨崇禎十六年,生員蔣臣奏行銅鈔,帝意欲用紙鈔,因流賊渡河,其事遂止。夫自宋迄明凡行鈔四五百年,本朝順治中,亦嘗兼行鈔幣,苟其有害無利,安能行之如是其久哉?按明戶部侍郎倪元璐,嘗欲行鈔,其時省臣條陳十便,一曰造之本省,二曰行之途廣,三曰繼之也輕,四曰藏之也簡,五曰無成色之好醜,六曰無稱兌之輕重,七曰革銀匠之奸偷,八曰杜盜賊之窺伺,九曰錢不用而用鈔,其銅盡鑄軍器,十曰鈔行而銀不行,其銀盡實內帑。此十者,惟末二條立法尚未盡善,蓋鈔可用,而錢不可廢也。銀雖可廢,宜仍散之民間為器飾,而不宜盡實內帑也。其餘皆至論名言,無可疑者。而蒙細推行鈔之利,其實不止此。如凡以他物為幣皆有盡,惟鈔則無盡。造百萬即百萬,造千萬即千萬,則操不涸之財源,其大利一也。萬物之利權收之於上,布之於下,則尊國家之體統,其大利二也。外欲不得以其幣行中國,則動遠夷之畏服,其大利三也。奸民謀逆,類皆以財利要結人心。國家財用不竭,則消奸民之逆志,其大利四也。用銀有白紋元絲洋錢之不同,行鈔歸於畫一,則齊天下之風俗,其大利五也。鈔法既行,收銅以供鼓鑄,則極錢法之精好,其大利六也。鈔值既有一定,商賈不得低昂之,則絕民心之詐偽,其大利七也。富家或以土窖藏銀,歷久不用,銀益見少,今舉而變之,悉出易鈔,則去壅滯之惡習,其大利八也。鈔式宜變從前,分為七等,大鈔書《孝經》,其次書印先正格言,俾民識字,則寓教民之深意,其大利九也。凡漕務河務鹽務皆有積弊,當厘人不敢議者,恐經費不足故也,若行鈔無難更定章程矣,則除萬事之積弊,其大利十也。國計大裕,捐例永停,即捐銜亦可無庸,則重朝廷之名器,其大利十一也。一切取民者從薄,予民者從厚,則行千載之仁政,其大利十二也。
夫天下無不弊之法,而常恃有救法之人,而欲圖天下之大功,必先破眾人之論。人徒見宋金元明行鈔不能無弊,遂以為不可行,不知皆立法未周之故耳。今試言其弊之大略。一則單紙易壞,而不知裝潢糊表也。二則式印苟簡,而不知宜鏤版精工也。三則鈔文但書刑律,無可觀玩也。四則印章不多,難於辨別也。五則中統鈔自二貫至十文,分為十一等,太瑣屑也。六則中統鈔止於二貫,民猶不便也。七則鈔值二貫者,止費錢三四文,資本太輕,紙幅狹隘,程式不精也。八則有司以出鈔為利,入鈔為諱也。九則民以舊鈔換新鈔,必增工墨費,每貫三分也。十則舊鈔行用,每至簡閱也。十一則鈔法屢更,使民疑也。十二則不鑄錢,而錢日少也。十三則仍雜用銀也。十四則專利於上,而不能行惠於民也。十五則雖設嚴刑,而未盡防偽之道也。
今誠能一一悉去其弊,則行鈔者,宋金元明之法也,而所以行鈔者,固非宋金元明之法也,豈非理財之善策哉!嘉慶年間翰林學士蔡之定曾奏請行鈔。然徒言行鈔,而不知去弊之方,則無以全收其利而不受其害,宜其議之不行也。夫自古有治人無治法。然苟有治人必有治法,而立法之善,不過即弊法而去其弊,所謂勝者,所用敗者之謀也。蒙嘗博觀載籍,遍訪通人,有言行鈔之利者,必與之深心商榷,而究其理。有言行鈔之害者,必與之反覆辨論,而窮其故,實見鈔法之行,利及百姓,而非止國家也,利及萬世,而非止一時也。故為考證八條,目四十,問答二十,以破眾人之論。芻蕘之愚,俟有言責者擇焉。
○原鈔之始
元何異孫曰:鄭司農釋《詩》:「抱布貿絲」云:周人以布長二尺,憑官司印書其上,以為民間貿易之幣,此用鈔之始。
按司農此條,見《周禮》注,余初得之,謂可以證鈔法。後檢舊本《十一經問對》,則知何異孫已先我言之矣。今《通志堂經解》所刊《十一經問對》刪去此條。
漢武帝時禁苑有白鹿,乃以白鹿皮方尺,緣以藻繢為皮幣,值四十萬。王侯宗室朝覲聘享,必以皮幣薦璧,然後得行。
按一皮而值四十萬,其值太重,窺此意止欲取王侯宗室之利,與民間無預也。
唐憲宗行飛錢,令商賈至京師委錢給,券輕裝趨四方,合券取之。按飛錢合券取錢,即交子之權輿。宋太祖置便錢務,許商人投牒輸錢左藏庫,以諸州錢給之。
按此亦飛錢之意。
宋仁宗元年,置益州交子務。初張詠知益州患蜀人鐵錢重,不便貿易,一交一緡,以三年為一界而換之,六十五年為二十二界,謂之交子。使富民主之。後富民稍衰,爭訟不息,轉運使薛山張若谷請置交子務,以權其出入,禁私造者。帝從其議,立務於益州界,以百二十五萬六千三百緡為額。
按商賈憚於重繼,交子之設,正以便民。今民間自行會票則交子之用,隱操於富戶矣。○造鈔之法
宋史云:景定四年,以收買逾限之田,復日增印會子一十五萬。鹹淳四年以近頒見錢關子,貫作七百七十文,公私擅減者,官以贓論,吏則配籍。五年復申嚴關子減落之禁。七年以行在紙局所造關子紙不精,命四川制使抄造輸送,每歲以二千萬作四綱。
宋高宗二十四年,金使置交鈔庫,金以銅少造鈔引,一貫二貫三貫五貫十貫五等謂之大鈔。一伯二伯三伯五伯七伯五等謂之小鈔,與錢並用。以七年為限,納舊易新,諸路置官庫受之,每貫取工墨錢十五,公私便焉。宋理宗景定元年,蒙古行交鈔法。王文統立十路宣撫司,示以條格,欲差發辦,而民不擾,鹽課不失常額,交鈔無致阻滯,遂行中書省,造中統元寶文鈔,立互市於穎州漣水,光化軍交鈔法,自十文至二貫文凡十等,不限年月,諸路通行,賦稅並聽收受,仍申嚴私鹽酒鈔麴貨等禁。
按金元用鈔之初,皆見其便。迨行之久,而其弊漸生。於是議更造,愈更造,而弊愈生,其故有由也。金之鈔初止十貫,而其後乃有二百貫至千貫者。元之鈔始止二貫,迨桑哥造至元鈔自一貫至五十文凡十有一等,每一貫視中統鈔五貫文,是方尺之紙,值錢五千文也。武宗造至大鈔凡十三等,每一貫准至元鈔五貫,是方尺之紙,值錢五萬文也。先後輕重不倫,無怪乎視為虛券,而不可行也。斯固由更法之弊,而亦創製之初,未能斟酌至精也。然則欲行鈔者,必立法之始,詳審精密,先求盡善一定之後,更不改造,而後鈔可永行矣。
金史云:初貞元間既行鈔引法,遂設印造鈔引庫,及交鈔庫,皆設使副判各一員,都監二員,而交鈔庫副,則專主書押搭印合同之事。又曰:交鈔之制,外為闌作花紋,其上橫書貫例,左曰某字料,右曰某字號料,號外篆書曰,偽造交鈔者斬,告捕者賞錢三百貫,料號衡闌下曰,中都交鈔庫,准尚書戶部符承都堂札付戶,部覆點勘令史姓名押字,又曰聖旨印造,逐路交鈔,於某處庫納錢,更許於某處庫納鈔,換錢官私同見錢,流轉其鈔,不限年月行用。如字文故暗,或鈔紙擦磨,許於所屬庫司納舊換新。若到庫支錢,或倒換新鈔,每貫量克工墨錢若干文。庫掏攢司庫副使各押字年月日印造,鈔引庫庫子庫司副使各押字。上至尚書戶部官,亦押字。其搭印支錢處合同用印依常例。
按金之制,鈔法亦備矣,惜其尚未知裝潢精工,使不至易壞也。至於命善書者,書先正格言其上,富民而兼寓教民,不尤善乎。
《元史》云:世祖中統元年,始造交鈔,以絲為本,每銀五十兩,易絲鈔一千兩,諸物之值,並從絲例。是年十月,又造中統元寶鈔,其文以十計者四,曰一十文,二十文,三十文,五十文。以百計者三,曰一百文,二百文,五百文。以貫計者二,曰一貫文,二貫文。每一貫同交鈔一兩,兩貫同白銀一兩。至元十二年,添造厘鈔,其例有三,曰二文,三文,五文,初鈔印用木為板,十三年鑄銅易之。元至大四年罷行至大銀鈔銅錢。楊朵法曰:法有便,不當視立法之人,為廢置。銅錢與楮幣相權而用,古之道也,何可遽廢耶!言雖不用,時論是之。
按以鈔為不可廢,以錢鈔為宜兼行,自是確論。
元順帝十年,欲更鈔法,吏部尚書契哲篤迎合宰相脫脫意,請以鈔一貫文省權銅錢一千文。國子祭酒呂思誠曰:中統至元自有母子,豈有以故紙為母,而立銅為子者乎?又曰:錢鈔用法,見為一致,以虛換實也。今歷代錢與至正錢,中統至元鈔交鈔,分為五項,慮下民藏其實,而業其虛,恐不為國家利。契哲篤曰:至元鈔多偽,故更之。思誠曰:至元鈔非偽,人為偽耳。至元鈔人猶識之,交鈔人未之識,偽將滋多。契哲篤曰:錢鈔兼行何如?思誠曰:錢鈔兼行,輕重不倫,何者為母?何者為子?汝不通古今,徒以口舌取媚大臣乎?
按以鈔為母,以錢為子,鈔數多而錢數少,鈔以便總統之用,錢以便零析之用,此法未嘗不善。第當於立法之初,先定其規,而慎守之。元世先廢錢不用,至順帝時鈔法極弊之世,承仁宗罷行銀鈔銅錢之後,而欲更法,宜其不可行也。契哲篤誠未達時務,而呂思誠之言,亦豈極至之論耶?
陸世儀曰:古有三幣。今亦有三幣,古之三幣,珠玉、黃金、刀布,今之三幣,白金、錢、鈔。古之為市者,以其所有,易其所無,皆粟與械器耳。粟與械器,持移量算,有所不便,於是乎代之以金,是金者,所以通粟與器械之窮也。所謂大不如小也。物有至微,釐毫市易,則金又有所不便,於是乎又代之以錢。錢者所以通金之窮也。所謂頓不如零也。千里繼持,盜賊險阻,則金與錢又有所不便,於是乎又代之以楮。楮者如唐之飛錢,今之會票,又所以通金與錢之窮也。所謂重不如輕也。識三幣之情,則知所以用三幣之法矣。
按此論三幣甚確,知重不如輕,則知鈔之不當廢矣。
高珩云:鈔法亦可救急。若大糧商稅,非鈔不收,則鈔法立行,上操利權,出不盡而用不竭,又安用朱提為乎!唐法為租為調,元明開國之初,皆以寶鈔濟用,不專重金銀也。
○究鈔之法
宋史寶佑四年台臣奏:川引銀會之弊,皆因自印自用,有出無收。今當拘其印造之權,歸之朝廷,仿十八界會之造,四川會子,視淳之令,作七百七十陌於四川,州縣公私行使,兩料川引並毀,見在銀會姑存。舊引既清,新會有限,則楮價不損,物價自平,公私俱便矣。有旨從之。
宋沈括曰:鈔法數易,富家不蓄鈔而蓄錢。
宋徽宗改四川交子為錢引,新交子一千,當舊交子四千,交子法大壞。
金趙秉文曰:比者寶券滯塞,蓋朝廷將議更張而已妄傳不用,因之抑遏,漸至廢絕,此乃權歸小民也。自遷汴以來,廢回易務,臣愚謂,當復置,令職官通市道者掌之。
金趙伯成曰:更造之法,陰奪民利,其弊甚於征之。
按前朝行鈔,皆在開國之初,而行鈔無弊,尤在一朝極盛之時。元始祖明太祖皆開基之主也,宋仁宗金世宗皆一朝極盛之時也,宋孝宗亦南渡後之盛時,成祖亦當明之盛時,故鈔法通行無弊。明莊烈帝當末年危殆之時,方思行鈔,尚何及哉!所以雖有倪元璐之才,終於不可行也。
本朝順治八年,行鈔貫之制,是年始造鈔一十二萬八千一百七十二貫有奇。自後歲以為額,至十八年即行停止。
按前朝於銅錢之外,皆兼以鈔為幣,本朝始專以銀為幣鈔,惟順治年間曾暫行之。後以國用充余,遂行停罷。論者謂國初制鈔甚少,故暫行無弊。然苟斂散有術,制度精工,雖多造常行,亦可以有利而無弊也。
○防鈔之偽
宋史趙開兼宣撫處置使司,疏通錢引,民以為便。宣司獲偽引三十萬,盜五十人,張俊欲從有司議,當以死。開白浚曰:相君誤矣,使引偽加宣撫使印其上,即為真矣,鯨其徒使治幣,是相君一日獲三十萬之錢,而起五十人之死。浚稱善,悉如開言。
按此亦權時善處之法,然偽引加印為真,則當時立法之疏可見矣。固不若多為印特造佳紙,尤使之難於作偽也。
宋孫甫監交子務,或以偽造多犯法,欲不用。甫曰:交子可以偽造,鐵錢可以私鑄。但嚴治之,不當以小害廢大利。
按甫之言,可謂通達國體。若因有作偽而廢之,是因噎而廢食也。
宋史高宗三十二年,立偽造會子法,犯人處斬,告者賞錢十串,不願受者補進義校尉,若徒中及庇匿者,能告首免罪受賞,願補官者聽。
宋史淳熙二年,宗正丞韓祥奏:壞楮幣者,只緣變更,救楮幣者,無如收減。自去年至今,楮價粗定,不至折閱者,不變更之力也。今已罷諸造紙局,及諸州科買楮皮,更多方收減,則楮價有可增之理。上曰:善。三年,臣僚言:今官印之數雖損,而偽造之券愈增,且以十五十六界會子言之,其所入之數,宜減於所出之數。今收換之際,原額既溢,舉者未已,若非偽造,其何能致多如是?大抵前之二界,盡用川紙,物料既精,工制不苟,民欲為偽,尚或難之。迨十七界之會子,印以雜用川杜之紙,至十八界,則全用杜紙矣。紙既可以自造,價且五倍於前。故昔之為偽者難,今之為偽者易,人心循利甚於畏法,況利可立致,而刑未即加者乎?臣愚以為抄撩之增添紙料,寬假工程,務極精緻,使人不能為偽者上也,禁捕之法,厚為之勸,厲為之防,使人不敢為偽者,次也。
按此論防偽之法,極精切。
《金史》曰:高汝勵言鈔法,務在必行,府州縣鎮各籍辨鈔人給以條印,聽與人辨驗,隨貫量給二錢,貫例雖多,六錢即止。每朝官出使,則令體究通滯以通聞。
按欲防偽,則必為民間立辨偽之人,此法決不可廢。
《元史》:林興祖至治中知沿山州,沿山素多偽造鈔者,豪民吳友文為之魁。友文奸黠悍鷙,因偽造致富,乃分遣惡少四五十人為吏於有司,伺有欲告之者,輒先事戕之,前後殺人甚眾。興祖至官,曰:此害不除,何以牧民?即張榜禁偽造者,且立賞募民首告。俄有告者至,佯以不實斥去,又有告偽造二人併贓者,乃鞫之。款成,友文自至官,為之營救。興祖命並執之獄,具逮捕其黨,悉置之法。
按鈔之利厚,民必思偽造,雖立嚴刑以禁之,而偽造者,猶冀其事之不敗露也。若非立賞募告,則人以為首告者,損人而不利己,非素有仇怨,又誰肯為之乎?興祖之治沿山善矣。竊以為偽造者,既重其罪,凡親族鄰里,知而不舉者,皆當緣坐,而首告者,必予重賞。凡官長能發覺逮治者,必立予遷擢。如是則人皆畏法悅賞,而偽造之弊自絕矣。
○重鈔之術
宋孝宗以內帑金帛易楮,藏於內庫者四百萬,行於民間者僅二百萬,一時楮幣重於黃金。龔茂良奏:聞得商旅往來貿易,競用會子,一為免稅,二為省腳乘,三為不復折閱。以此觀之,大段流通。葉衡奏:今諸處會子甚難得,宜量行支降行使。上曰:未可,向來止緣所出數多,致有今日之弊。今須少待,徐議施行。上又曰:大凡行用會子,少則重,多則輕。
按孝宗謂會子少則重,多則輕,是誠然矣。然亦不患其出之多,而第患其入之少。苟收斂有術,則鈔亦流轉於上下而無窮,奚至於多而輕哉。
《宋史》云:高宗因論四川交子最善。沈該稱提之說,謂官中常有錢百萬緡,如交子價減,官用錢買之,方得無弊。淳熙七年,以十八界與十七界會子,更不立限,永遠行使。十一年以會價增減,課其官吏。
金明昌三年,敕尚書省曰:民間交鈔流轉,當限其數,勿令多於見錢也。按此亦同宋孝宗之意。
明昌中宰臣奏:民間所以難得錢者,以官豪家多積故也。在唐元和間,嘗限富家過二千者死,王公重貶,沒入,以五之一賞告者。上令參酌定制,令官民之家,以品從物力,限見錢多不過三萬貫。
按唐制過五千者死,其法太重,富家多蓄錢,罰之足矣。鈔法行恐民蓄錢而不蓄鈔,斟酌此法行之可也。
金承安二年,宰臣奏:舊立交鈔法,凡以舊易新者,每貫取墨工錢十五文。至大定二十三年,不拘貫例,每張收八文。既無益於官,亦妨鈔法,宜從舊制便。若以鈔買鹽引,每貫權作一貫五十文,庶得多售。上曰:墨工錢貫可收十二文,買鹽引者每貫可權作一貫一百文。
按工墨費錢愈少,則民愈便。宰臣以為有妨鈔者法謬也。若一貫之鈔,而權作一貫一百文,使民樂於用鈔則可行。
金高汝勵曰:隨處州府庫內各有辨鈔庫子,鈔雖弊不偽,亦可收納。去都邑遠之城邑,既有設置合同換錢,客旅經之,皆可相易。更慮無合同之地,難以易者。令官庫凡納緡鈔者,受而不支,於鈔背印記官吏姓名,積半歲赴都易新鈔。如此,則緡鈔有所歸而無滯矣。
金泰和時,從遼東按察司楊雲翼言,以鹹平東京兩路,商旅所集,遂從都南例,一貫以上用交鈔,不得用錢。
又孫鐸言:民間鈔多,正宜收斂院務稅諸名錢可盡收鈔,秋夏稅納正色外,亦令收鈔,不拘貫例。農民知之,則鈔漸重,可以流通。
按此三說,皆所以使鈔之必行。或問行鈔可決信民之樂從否?曰:可。但當圖之以漸,而用之有術爾。蓋鈔之利厚,必分散於官與民,使各享其利,然後行鈔可常久不廢,此能使鈔必行之術也。
《日知錄》云:洪武八年三月辛酉朔,禁民間不得以金銀為貨交易,違者治其罪,有告發者就以其貨給之。其立法若是之嚴也。九年四月己丑,許民以銀鈔錢絹代輸今年租稅。十九年三月己巳詔歲解稅課錢鈔。有道裡險遠難致,許易金銀以進。五月己未,詔戶部,以今年秋糧及在倉所儲通其數,除存留外,悉折收金銀布絹鈔定輸京師。此其折變之法雖暫行,而交易之禁亦少弛矣。
按既禁用金銀所以重鈔也,而未幾即許民易金銀以進,是自壞其法也。顧亭林先生錢糧論,謂不收錢而收銀,則河北之響馬必多矣。此可知用銀之弊,易長盜賊。蓋錢貨重實,盜賊所取無多,則因而止者多矣。若用鈔則又輕而易藏,盜賊既不能知覺,又可多為標識,則竊之必易於敗露,亦弭盜之善術也。夫以鈔之虛為之母,以錢之質為之子,子母相權,民已甚便,又何為而必用銀乎?明初覬於用銀之利,故自弛其禁。而不知其長盜賊之風,啟謀財害命之端,卒至開礦殃民,而國用益以不足,此計之失也。
○鈔論之用
《金史》曰:有司言交鈔舊同見錢,商旅憚於致遠,往往以錢買鈔,蓋公私俱便之事,豈可罷去。
《金史》曰濮王守純以下,奏曰:自古軍旅之費,皆取於民間,朝廷以小鈔殊輕,權更寶券,而復禁用錢。小民淺慮,謂楮幣易壞,不若錢可久。於是得錢則珍藏,而券則亟用之唯恐破裂而至於廢也。今朝廷知支而不知收,所以錢日貴而券日輕。然則券之輕非民輕之,國家致之然也。不若量其所支,復斂於民,出入循環。則彼知為必用之物,而知愛重矣。今徒患輕,而即欲更造,不惟令不能信,且恐新券之復同舊券也。
按量其所支,復斂於民,自是善術,第患奉行之不力耳。金宣宗問:鈔法如何而通?劉炳對:以斂散相權,則鈔法通。
元世祖嘗問太保劉秉忠錢幣之法。秉忠對曰:錢用於陽,楮用於陰。華夏陽明之區,沙漠幽陰之域。今陛下龍興沙漠,君臨中夏,宜用楮幣,俾子孫世守之。若用錢不合於宜。於是絕不用錢。
按用鈔自有便處,然何必廢錢。劉秉忠不以正對,而為此穿鑿之談,何也?○鈔弊條目四十
一、鈔分為七等,曰五千貫,曰千貫,曰五百貫,為大鈔。曰百貫,曰五十貫,為中鈔。曰十貫,曰二貫,為小鈔。大中鈔當今會票之用,小鈔當今錢票之用。
一、二貫以下無鈔,更鑄當百當十大錢,以便民用,錢為三等。
一、紙類甚多,造鈔務選佳紙,潔白光厚耐久者,既用造鈔,即禁民間不得買賣此紙,以防作偽。竊擬高麗紙佳者,即可造,其劣者聽民間行用。
一、五千貫鈔,用紙三丈,闊尺二寸,千貫用紙二丈五尺,五百貫用紙二丈,百貫用紙一丈五尺,五十貫用紙一丈,十貫用紙五尺,二貫用紙三尺。大鈔命善書者書《孝經》其上,真草篆隸俱可。中鈔半書半印,用先正文,如《原道西銘》之類。小鈔用桐板印文其上,如程子四箴,朱子家訓之類,務極精工。
一、大鈔中鈔,裝潢成卷,小鈔亦糊裱行用,以防易壞。一、大鈔中鈔行用時,或以金石木革為函,小鈔以綃素為函。
一、以金玉水晶銀銅倩好手雕為五印,各有官掌之,又分三等,大鈔用大印五,中鈔用中印五,小鈔用小印五,以硃砂好印色印其上,違者罪之。
一、造二貫之鈔,尤貴精工,必費本二百餘文。鑄大錢必極工巧,以防偽鑄。
一、行鈔先從京師起,以次漸及於各省,約數期年,然後遍及天下。
一、造鈔發於各省布政司為印記,發於各府又為印記,發於各縣又為印記,發於錢莊,錢莊又為印記,然後行之民間,則易於辨偽。
一、以大鈔中鈔,發與各銀號,即禁其不得私出會票。如領一萬貫鈔者,半年之後,核其換銀若干。如已用完,則收其銀,如鈔十千貫之數,以一分之利與銀號。
一、以小鈔及當百當十大錢,發與錢莊,即禁其私出錢票。民以銀易錢,即以小鈔與之。如銀數不滿二貫有零者,則以大錢與之。半年之後,核其所入銀數,而收其十之九,以一分之利與錢莊。
一、民以銀易鈔,在下令半年之內,准加一分之利,與之一年之內加五厘之利,與之一年之後,照時價不加。一、民以錢易鈔,以鈔易錢,錢莊准取百分之一,不許多取。
一、鈔之出入,經吏胥之手,亦准取百分之一,但取之官,不取於民。如有勒索,嚴治其罪。一、隨在設立辦鈔之人,官給以祿。
一、鈔既各分省分,易於稽察,又令通衢大邑,設立官局,民以他省鈔至者,驗明准其換本省鈔行用。一、民以鈔納錢糧及關稅者,二貫之鈔,准作二貫二百文用。
一、小鈔行用既繁,雖糊裱尚不免易於霉爛。但辨其非偽,許將霉爛之鈔,納錢糧關稅,惟止作二貫用,更不加二百文。既納之後,解部焚燬,以免倒換之弊。
一、下令,二年之後,鈔法通行,禁民間不得以銀為幣,惟為器皿不禁。私以銀交易者,沒入其銀與物,以其半賞告者。
一、禁銀之後,募商人領銀開設官局,撻造銀器,以減半之價,售於民間,使銀價益賤。民以銀易鈔者,亦作半價。
一、設立收銀之局。民間有賣銅器者,官為重價收之,以供鼓鑄,禁絕撻造銅器之鋪。惟鎖鈕樂器,不禁。其餘銅器不准民間買賣,胥吏不得向民間搜括舊藏銅器,以致騷擾。
一、鈔貫文有一定,私減鈔價者有罪。一、造鈔之後,必二十年,然後添造新鈔。一、監造官鈔時,不得刻減工費,以致不如程式,違者罪之。
一、偽造者斬決梟示,出首者賞鈔百貫,更籍犯人之產予之。胥役能捕獲者,亦如之。官長能發覺,立予遷秩。鄰族知情不舉首者同坐。如始系同謀,而能自部者,免罪受賞。
一、各處官庫俱令積錢如民間鈔多,即發錢收買,不令民間壅滯。一、小民誤用偽鈔,更不加罪,惟更究其偽造之人。
一、民間藏錢,非典當錢莊字號,不得過一千貫,如違禁沒入其錢十之五,即以五之半賞告者。
一、行鈔之初,內外官俸各加一倍。本俸暫與以銀,加俸悉給以鈔。俟鈔法通行後,官俸各加數倍,悉給以鈔。
一、書鈔之人,予以重祿,如有官爵者,紀功遷秩。造鈔出力者,立予議敘。
一、行鈔之初,必加惠於民,蠲免逋欠,優恤耆老,以新天下之耳目。一、地方官能奉行鈔法無弊者,必予加級紀錄。一、令學中稽察貧士,給鈔周恤。
一、民有鰥寡孤獨,及遇水火凶荒之災,皆發鈔賑給。一、地方有水利當興,及荒土可耕者,皆發鈔修治。一、行鈔之後,關稅田賦鹽課皆議減。
一、商人與外洋交易,准以鈔向沿海地方官局易銀去。及還,准以銀易鈔,出入之價如一,銀器不准載入外洋。
一、外蕃貢使入朝,欲市中國之貨者,准以銀易鈔行用,則外蕃亦重中國之鈔矣。
耕當問奴,織當問婢,錢幣當問商賈。予鄉里多富商大賈,故與精於會計者,參酌事情,思其興利防弊之法,略備於此。非敢據史冊陳言,徒侈書生之論也。
○附鈔幣問答三十
或曰:國家之成法,不可改。答曰:世祖章皇帝八年嘗造鈔,每歲十二萬,至十八年因國用充裕停止,則用鈔正所以復祖制,何嫌於改法?且語云:利不百不變法。今行鈔視用銀,豈止百倍之利乎!
或曰:天下方處全盛之時,若行鈔則示民以貧矣。答曰:苟財匱已極之世,雖欲行鈔,而民不信。正惟當全盛之勢,而生齒日繁,經費浩大,王制所謂積三十年之通者,不可不豫為之計耳。此乃所以開富足之源,安得謂示民以貧哉!
或曰:鈔乃末世之所用,恐不可行之。答曰:宋太祖始立便錢務。至仁宗時立交子務,正宋極盛之時。金元兩朝,皆開國時用鈔。金世宗有小堯舜之稱,其時亦盛行鈔。明太祖開基之主,亦造寶鈔。至崇禎時欲行鈔而不及行,非鈔之有害於國也。而論者以為末世之政,豈不冤哉!
或曰:恐偽造者多。答曰:既特造佳紙,多為印信,鈔直重者,又令善書者書之,則作偽者,必先造偽紙,又刻印信,再摹字跡,有一不肖,其奸立破,較之私鑄錢,偽造銀,其難數倍。而又隨處皆立辨鈔之人,重法以誅作偽之人,重賞以獎告偽之人,則偽造自可息矣。
或曰:恐民不樂行鈔。答曰:今京師民間貿易,皆用錢票,遠方商賈,皆用會票,已不異於用鈔矣。間有錢莊歇閉,而票不能取錢,則民受其害,而民終肯用錢票者,以便易故耳。況國家所用之鈔,有散有收,永保無虞,錢可易鈔,鈔可易錢,便易之極,而民翻不樂從乎?
或曰:今錢漕一經胥吏之手,即有浮收,若行鈔則弊更不可測。答曰:錢漕所以能浮收者,以每縣各分疆界也,故胥吏得以持權。若換鈔則所設官局錢莊甚多,隨地可以換易,胥吏安得持權?且錢漕不許包完,故胥吏得以勒制小民。苟以鈔納稅,盡可托紳士代納,胥吏又安敢勒制之乎?又按錢漕之浮收也,彼亦有所借口也,曰米色之丑也,解費之重也。若行鈔,彼又無所藉以為名矣。吾正恐胥吏之無可作弊,而奉行不力,故加百分之一以予之,豈懼其侵漁乎?
或曰:銀與銅乃堅剛不壞之物,而鈔不可久。答曰:昔之造鈔,制度苟簡,故易於毀壞。今之造鈔,程式精工,紙料堅厚,大者裝潢成卷,藏之於函,可數百年不壞,小者裱糊行用,二貫以下,仍用錢,則不至於甚繁,雖小鈔亦可十數年。即有霉壞,仍准其納糧充稅,解部焚燬,可以免倒換之累,於民無損。若慮水火之虞,則以皮木為函,可以入水不濡,以金石為函,可以入火不,何易壞之有?
或曰:以楮為幣,是以無用為有用,近於欺民之術。答曰:銅之為物,寒不可衣,饑不可食,聖人制為錢,以奔走天下,是亦以無用為有用也。設令三代上有紙,安知聖人不以之造幣乎?若必以有用為幣,則有用莫如帛,然固不可以為幣明也。
或曰:恐物價騰踴。答曰:物價之所以貴者,以物少而錢多也。今以鈔易銀,錢不為之多,而物不為之少,物價何以騰踴乎?
或曰:恐犯罪者多。答曰:偽造既難,則犯者自少。至於民之換鈔,既獲一分之利,彼自願從,朝廷未嘗強之使換也。蓋立法但禁偽銀,不禁藏銀,何犯罪之有?且從此而鉛錢偽銀之弊絕,盜賊劫銀之風亦絕,則獄訟可省,而論者反慮犯罪者多,謬矣!
或曰:用鈔但利國耳,於民何預?答曰:國用既足,則加官俸,吏增祿,田賦可減,關稅可輕,鰥寡孤獨皆養之,由是興水利,墾荒田,積義倉,修學校,使將天下無一夫之不獲,豈止利國已哉!
或曰:何不銀鈔兼用?答曰:苟欲兩利而俱存之,則銀與鈔,必互相低昂,而其價不能畫一也,明之已事可征矣。明初禁銀不用而鈔行。其後,自弛其禁,而鈔漸不行。故必廢銀不用,而後鈔重也。
或曰:何不並錢廢之?答曰:既用鈔,則用錢之處自少,若必並錢廢之則鈔必瑣屑而不可行也。
或曰:天下之銀,盡收於上,民間不慮其空乎?答曰:銀既收於上,上亦無所用之,則當減價,仍散之於下,使民間得為器皿,但當嚴禁其為弊耳。如是則銀價必甚賤,而鈔益寶貴。此本齊高帝金土同價之意,而善用之者。
或曰:宋孝宗言行用會子少則重,多則輕。今准天下銀,而制鈔無乃太多?答曰:以天下論銀之行用,本慮其少,則以銀易鈔,適如其數,雖倍加之,尚未至於多而輕也。且必二十年後添造,自不患其日多也?
或曰:宋富公弼言交子之法,必積錢為本,今行鈔而不以積銀為本,安在可行?答曰:此又古今時勢之不同。古人以鈔代錢,相輔而行,故必積錢為本。今則以鈔易銀,廢銀不用,安用積銀為本哉?百姓有萬億之銀,國家造萬億之鈔以易之,民間所有之銀,即國家用鈔之本,與宋之時勢異矣。
或曰:馬端臨言用鈔則下無犯銅之禁,今何以用鈔而復禁銅?答曰:必禁銅為器,方可絕私鑄私毀之兩弊,又不遽禁銅,而以鈔買之,則民亦樂從矣。較之賈誼七福之說,劉秩五利之議,更為便易。
或曰:銀可分用,而鈔難零折。答曰:鈔既分為七等,又有錢三等以佐之,亦何事其分折乎?
或曰:恐事涉煩擾,未免駭民。答曰:今天下簿書出納,律例科條,其事甚瑣,不聞厭其煩擾。豈以操天下錢幣之大權,而可慮其煩擾乎?且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民又何駭?
或曰:中國既不以銀為幣,銀必入於外洋。答曰:外洋欲市中國之貨,必先以銀易鈔。彼之銀有盡,而吾之鈔無窮,則外洋之銀,且入於中國,而中國之鈔,且行之外洋矣。豈慮銀之入外洋哉!
或曰:萬一國家復用銀,而不用鈔,豈不害民?答曰:天下既安於行鈔之利,後世必無廢鈔之事,正不必過慮也。
或曰:國家何不逕自行鈔,而必易民間之銀乎?答曰:以易鈔銀,非貪天下之銀也,蓋逕自用鈔,則銀歸無用,而富家之藏銀者,受其害矣。惟以銀易鈔,則民之貧富,適如其故,富者自不怨矣。
或曰:民以鈔虛銀實,終藏銀而不易鈔則何如?答曰:民之欲藏銀者,恐鈔有時不用耳。今若明示以歷久不改,彼百姓安肯捨目前現用之鈔,而藏不准為幣之銀乎?
或曰:恐富家藏錢而錢少,則如何?答曰:宋金元鈔法屢更,故富家不蓄鈔而蓄錢。若一定不移,則藏錢繁而藏鈔簡,民又何樂為此乎?且國家可仿唐時設立限制,使藏錢不得過多,自不至於錢荒矣。
或曰:設民以數萬之鈔,盡欲易錢,則錢莊何以給之?答曰:大鈔惟准易小鈔,小鈔方准易錢,且民間藏錢不准過一千貫,又豈慮其難給乎?
或曰:顧氏《日知錄》嘗極言鈔法不可行,通人之論,似不可違。答曰:顧氏見鈔之廢,以為帝王之權有所不行,而不知特由於錢糧不收鈔之故也。且顧氏所惡者宋金元明之鈔耳。今能盡舉其弊而去之,雖亭林先生復生,亦必以為可行矣。
或曰:鈔行而財用足,則風俗奢侈,亦一弊也。答曰:沃土之民不材,理固有之,然加之以教,既富方谷,亦易為善,豈反慮其足耶?
或曰:如此不幾於聚斂乎?答曰:所惡於聚斂者,為其剝民以利國也。若鈔法則並未取民分毫之利,而民反受其益,豈可與桑弘羊之平准,王安石之青苗同日語哉!
或曰:恐奉行者不皆得人,雖良法豈能無弊。答曰:天下之法,皆可以生弊。然立法之初,必先求其盡善而後行,至其小小利害,又當隨時變通之,而大體卒不可改。但得賢者一二人操其權,則其下奉行之人,又誰敢舞弊乎?
或曰:此外豈別無足財之策,何事行鈔?答曰:天下之財,止有此數,損上則益下,損下則益上,故計臣言富國之道,未有不病民者。司馬公所以言不加賦而國用足,必無之理也。惟行鈔則取之不盡,而非取於民也,實為法之良者。第前人行之,尚未能盡其妙耳。
金史云:有司乞罷七年釐革之限,交鈔字昏方換,而收斂無術,出多入少,民浸輕之。
按出多入少,最是行鈔大病,鈔之所以輕也,況更有出而無入耶!至於鈔輕而議更造,則民病,而鈔益輕矣。
金宣宗貞佑三年,胥鼎上言曰:今之物重,其弊由於鈔窒,有出而無入也。雖院務稅增收數倍,而所納皆十貫例大鈔,此何益哉!今十貫例者,民間甚多,以無所歸,故市易多用見錢,而鈔每貫僅值一錢,曾不及工墨之費。臣愚謂宜權禁見錢。自是錢貨不用,富家內困藏鏹之限,外變交鈔,屢弊皆至窘敗,謂之坐化,商人往往舟運貿易於江淮,錢多入於宋矣。
按錢與鈔,當相需為用,欲重鈔而禁富家之多藏錢可也,竟欲禁錢不用,過矣。
《金史》曰:在官利於用大鈔,而大鈔出多,民益見輕,在私利於得小鈔,而小鈔入多,國亦無補。於是禁官不得用大鈔,已而恐民用銀而不用鈔,則又責民以鈔納官,以示必行。先造二十貫至百貫例,後造二百貫至千貫例,先後輕重不倫,民益眩惑。及不得已,則限以數年,限以地方,公私受納,限以分數,由是民疑日深。其間易交鈔為寶券,寶券未久,更作通寶,准銀並用,通寶未久,復作寶泉,寶泉未久,織綾印造,名曰珍貨,珍貨未久,復作寶會,訖無定制,而金詐訖矣。
按金之末造,疲於用兵,雖使貨財山積,亦必不足於用矣,而急急屢更其鈔法,有何益哉?若以金之亡而歸咎於鈔法之不可行。是不揣其本而齊其末之論也。按在官利於用大鈔,在民利於用小鈔,此亦金之時勢使然。若天下承平,中外一家,商賈流通,則民亦甚便於用大鈔也。今之會票,或萬或千,何不便之有乎?
元史劉宣言:原交鈔所起,漢唐以來皆未嘗有。宋紹興初,軍餉不繼,造此以誘商旅,為沿邊糴買之計。比銅錢易於繼擎,民甚便之。稍有滯礙,即用見錢,尚存古人子母相權之意。日增月益,其法浸弊。
明史云:憲宗令內外課程,錢鈔兼收,官俸軍餉亦兼支錢鈔,是時鈔一貫不能值錢一文,而計鈔征之民,則每貫征銀二分五厘,民以大困。正德三年,以太倉積錢給官俸十分為率,錢一銀九。嘉靖四年,令宣課分司,收稅鈔一貫,折銀三厘,錢七文折銀一分。是時鈔久不行,錢亦大壅,益專用銀矣。
按宋金元用鈔,皆與一代相終始,雖其間不能無弊,然未有廢鈔而不用者。獨明至中葉,鈔竟不行何也?以銀幣盛用故耳。而銀幣所以盛,一壞於太祖立法之初。既禁用金銀,而九年復許以銀代輸租稅,所以兩浙、江西、閩、廣之民,重錢輕鈔,至以錢百六十文折鈔一貫,而物價翔貴也。再壞於英宗即位,收賦有米麥折銀之令,遂減諸納鈔者,而以米銀錢當鈔,弛用銀之禁。由是朝野率皆用銀,其小者用錢,而鈔壅不行也。邱浚云:鈔法不可行,以用之者無權也,信哉。
《明史》:鈔法自弘正間廢,天啟時給事中惠世揚復請造行。崇禎末有蔣臣者申其說,擢為戶部司務。倪元璐方掌部事,力主之,然終不可行而止。
按崇禎時,國勢方殆,即欲行鈔,民安肯信之哉?所以當時識者,皆追咎弘正間之廢鈔法也。使鈔法行,而不以銀為重,即萬歷時礦稅之害,亦何自而興哉!
韓文公策問曰:今天下谷愈多而帛愈賤,人愈困者,何也?耕者不多而谷有餘,蠶者不多而帛有餘,宜足而反不足,此其故又何也?
按此乃錢荒之弊。唐人用錢其弊如此!今天下用銀,能無銀荒之弊乎?欲救其弊,固莫如用鈔也。
《日知錄》曰:唐宋以前,上下通行之貨,一皆以錢而已,未嘗用銀。《漢書》食貨志言:秦並天下,幣為二等,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不為幣。孝武所造白金三品,尋廢不行。《舊唐書》憲宗元和三年六月詔曰:天下有銀之山,必有銅礦。銅者可資於鼓鑄,銀者無益於生人。其天下自五嶺以北,見采銀坑,並宜禁斷。然考之《通典》謂:梁初惟京師及三吳荊郢江湘梁益用錢,其餘州郡,則雜以谷帛交易,交廣之域,則全以金銀為貨,而唐韓愈奏狀,亦言五嶺買賣,一以銀。元稹奏狀言,自嶺南以金銀為貨幣,自巴以外,亦以鹽帛為交易,黔巫溪用水銀朱朱彩繪巾帽以相市。《宋史·仁宗紀》,景佑二年,詔諸路歲輸緡錢,福建二廣易以銀,江東以帛。於是有以銀當緡錢者矣。《金史·食貨志》:舊例銀每鋌五十兩,其值百貫,民間或有截鑿之者,其價亦隨低昂,遂改鑄銀,名承安寶貨,一兩至十兩分五等,每兩折錢二貫,公私同見錢用。又云:更造興定寶泉,每貫當通寶十五,又以綾印製元光珍貨同銀鈔,及余鈔行之。行之未久,銀價日貴,寶泉日賤,民但以銀論價。至元光二年,寶泉幾於不用。哀宗正大間,民間但以銀市易,此今日上下用銀之始。
按銀之用,始盛於金末,至明中葉而益盛。物莫能兩大,此鈔法之所以壞也。唐以前無鈔,尚不用銀,則既用鈔用錢,又何為必用銀哉?
《日知錄》云:議者但言洪武間鈔法通行。考之實錄,二十七年八月丙戌,禁用銅錢矣,三十年三月甲子,禁用金銀矣,三十五年十二月甲寅,命俸米折支鈔者,每石增五貫為十貫。是國初造鈔之後,不過數年,而其法已漸壞不行。於是有奸惡之條,充賞之格,而卒亦不能行也。蓋昏爛倒換,出入之弊,必至於此。乃以鈔之不利,而並錢禁之,廢堅剛可久之貨,而行軟熟易敗之物,宜其弗順於人情,而卒至於滯閣,後世興利之臣,慎無言此可矣。
按此一條,可知明初立法之未善。蓋金銀可禁,銅錢則豈可禁乎?亭林先生所以深惡鈔法者,不過以其昏爛倒換,出入之弊耳。今若以佳紙製造大鈔,選天下善書者書之,裝潢糊裱,行用時以函藏之,又何有昏爛倒換之虞乎!小鈔必自二貫起,則程式亦可精工,行用者必加慎重,而昏爛亦少。唐宋人字畫傳至今者有矣,豈以紙虞其易壞哉?又鈔之昏暗者,准其納錢糧,則陰用倒換之法,而無其害矣。惜乎前人造鈔,見未及此,恨不起亭林先生一質斯論也。
《日知錄》云:國初民間所納官糧皆米麥也,或折以鈔布,百官所受俸亦米也,或折以鈔。其後鈔不行,而代以銀,於是糧之重者愈重,而俸之輕者愈輕,其弊在於以鈔折米,以米折鈔,以銀折米,而世莫究其源流也。
此不善用鈔之弊,後人所宜鑒也。
《文獻通考》云:歷代多即坑冶附近之所,置監鑄錢,亦以錢之置日輕,其用日廣,不容不多置監以供用。中興以來,始轉而為楮幣。夫錢重而值少,則多置監以鑄之可也。楮輕而值多,則就行都印造足矣。今既有行在會子,又有川引淮引,湖會各自印造,而其末也,收換不行,稱提無策,何哉?蓋直會子之初意,非即以會為錢,蓋以茶鹽鈔引之屬視之,而暫以權錢耳。然鈔引所直者重,只令商人憑以取茶鹽香貨,故必須分路。會子則公私買賣支給,無往不用,且自一貫造至二百,則是明以之當現錢矣。又況繼輕用重,千里之遠,數萬之緡,一夫之力,剋日可到,則何必川自川,淮自淮,湖自湖,而使後來或廢或用,號令反覆,民聽疑惑乎?
按此見前人行鈔分地之弊。○行鈔之功
宋張愨字伯誠,高宗為兵馬大元帥,募諸道兵勤王。愨飛挽踵道,建議即元帥府印給票鈔,以便商旅。不閱旬得緡錢五十萬以佐軍。高宗器重之。愨善理財,論錢谷利害,猶指諸掌。(《河間府志》)
按此見行軍時用鈔之便。
宋陝西河東顆鹽,舊官自搬運,置務拘賣。兵部員外郎范祥始為鈔法,令商人就邊郡入錢售鈔,請任其私賣鹽,得錢以實塞下,省數十郡搬運之費。(《衍義補》)
按此見行鹽用鈔之便。
宋高宗時,錢端禮知臨安府,建言,楮幣已行累月,合支官錢,造會子。詔入都茶場置會子務,錢端禮為六務出納制用皆有法。按鈔法亦在奉行之得其人,端禮亦善於立法者。
宋史:嘉定五年,制臣劉光祖乃會總所,以第六第新會五萬緡,令軍民以舊楮二而易其一,繼又令軍民以一楮半而易其一,又請於朝,添給新楮十萬,軍民賴之。
元劉肅洛水人擢正定宣撫使。中統新鈔行罷,銀鈔不用。正定以銀鈔交通於外者,凡八千餘貫,公私囂然,莫知所措。肅建三策,一曰仍舊鈔,二曰新舊兼用,三曰官以新鈔,如數易舊。中書從其第三策,遂降鈔五十萬貫。
按此良吏之能惠其民者。行鈔先以利民為主,其次則不累民可也。
○廣鈔之利
《金史》云:大定八年,民有犯銅禁者。上曰:銷錢作銅,舊有禁令,然民間猶有鑄鏡者,非銷錢而何?遂並禁之。十二年,上曰:金銀山澤之利,當以與民,惟錢不當私鑄。今國家財用豐盈,若流布四方,與在官何異。
按《文獻通考》云:上無搜銅之勞,下無犯禁之苦,亦一便也。以此為行鈔之利。然行鈔亦豈能全不用錢乎?既用錢,則必防私鑄私毀之弊,是銅禁仍未可弛也。要之用鈔之利,豈止於此!
李紱請嚴禁銅疏云:錢文入銅鋪之爐,即化為銅。而未化之前,原系制錢,不可得而捕也。既化之後,已成廢銅,又不可得而捕也。惟禁斷撻造銅器之鋪,則銷毀亦無所用,而銷毀之弊,不禁而自除矣。今現在功令,止禁黃銅,未禁白銅與紅銅也。議者以白銅非制錢所用。不知今之所謂白銅皆黃銅也。議者以紅銅非制錢所化。不知今之紅銅,皆黃銅也。銅為錠錁,煮以藥水,可為假銀,豈不能為白銅?嘉興洪爐以藥水染之,作古銅色,豈不可充紅銅?故臣謂今所行紅白銅,皆黃銅也。臣請自鑄鏡及樂器而外,一切撻造黃銅白銅紅銅之鋪,盡行禁絕,犯者發充邊遠,則國實流通矣。
戶部尚書海望奏:言錢文為民間日用所需,近年以來,鼓鑄無缺,價值昂貴,建議者莫不多求禁銅之法,而奉行不善,易滋弊竇。夫銅器久布民間,一旦禁之勿用,則其情不便。胥吏借此需索,刁民借此訛傳,得賄則賣官法,不得則人人罪,搜括難盡,用法不均其弊一也。民隱既難上聞,有司未必皆賢,民間交納銅器,或有侵蝕扣克,僅得半價者,或有除去使費,空手而歸者,名為收銅實為勒取,其弊二也。此等銅質,本極粗雜,加之銷壞,一經錢局化,折耗甚多,所得不償所失,其弊三也。又況黃銅,乃系紅銅白銅配搭而成,是以百萬斤之黃銅器皿,其中即有紅銅五十六萬斤。今禁黃銅而不禁紅銅,是較之未禁之先,銅又多費,而適以昂其價,直速其私毀,故既禁黃銅之後,白銅甚多,皆奸匠銷毀制錢,攙藥煮白,以成器皿,其弊四也。
按禁銅之令,自古行之。漢賈誼以為七福可致,唐劉秩有五利之說,考之前史,並申禁令。若我朝銅產豐饒,礦冶之利,自足以流轉而不窮,原無藉民間所有之銅,以充鼓鑄。然欲絕私鑄私毀之源,不得不嚴銅器之禁。雍正四年,嚴禁造用黃銅器皿。是時每銅器百斤,官給價銀十一兩九錢,而贏鑄錢除工料外,以每串為銀一兩計之,實止得八兩四錢有奇。故同一禁銅也,古者專欲為利於上,而我朝之暫行於一時者,專欲止弊於民。海望請罷銅禁,恐其擾累於民,然苟能嚴飭官吏,何至累民?且行之數年,銅器收畢,胥吏亦無可騷擾矣。至於黃銅,能變而為白銅,自當並紅銅白銅而禁之,不當因此而並黃銅罷之,海望李紱二疏,論者終以李疏為是。
邱家穗銅鈔議曰:錢法之所以壅滯不行者,非患其太簡,而失之重,即患其過繁,而失之輕也。要存權為母子之制,而簡以統繁,繁以分簡,俾其輕重兼行,以相為流通而已矣。今天下之錢,大率准於漢之五銖,唐之開元。而無前代甚輕甚重之患。然猶慮其勢日趨於輕,而不足以為重者,以其一文僅當一厘之用,繁而不簡,分而無統,而子母之制不立故也。竊見自漢武令諸王侯制白鹿皮為幣,而後人易以楮,至宋元明三朝始有交子、會子、寶鈔之法,皆自一貫至百千貫,以代現錢之用,究其為制,不過方尺之紙,印文其上,而可以易數十百錢之物,其費省於錢十倍,而利用無疆,又不啻過之。顧楮之為弊也,用勞而易毀,質薄而難全,而其上刊有定式,專視區區之印文,以為照驗,即使製造者極其工致,而傳染未幾,已歸於斷爛而不可以復辨,上之人,始不得已屢取而更造之,而新陳出入之間,動多詐偽抑勒,不可禁止。如前明行寶鈔法,每一貫准錢一千,銀一兩,曾未及中葉,而已漸輕漸減,其後一貫之鈔,不足抵一二文之用,竟以字跡漫滅,濫惡不堪而罷。蓋以累朝數十百年之永利,而終莫之能守者,由此故也。竊謂鈔法之廢久矣,苟欲神明變通,而為可久之計,固不必襲紙幣之虛名,亦不當用虛薄易爛之紙,莫若取白銅之精好者,銷鑄為鈔,如今之錢式,而稍加重大,鏤以文字面曰康熙寶鈔,背曰准五准十之類,以至准百為止,而其孔中則別之以圓,取其內外圓通,流行錢法之意。要使內局自鑄,定為一式,輕重纖毫;不容增減,以杜偽造之弊,用是雜行於散錢之中,有鈔為母,以統錢之繁。有錢為子,以分鈔之簡,既不若前明寶鈔之易爛,而又可收宋元交子會子之用。其亦庶幾古人作輕作重之意,而足以救古人錢法之靡也歟!
按銅鈔與古人之鑄大錢無異,此法非嚴禁銅立造偽之賞,殆不可行也。且至於當百而止,則民猶未便,豈若紙鈔之無窮乎?
彼特患霉爛耳。不知易於霉爛者,因其製作苟簡,而行用多也。若鈔值既重,則行用較少,盡可裝潢成卷,藏之以函,又豈患其易弊哉!且既行紙鈔,又可兼鑄當百大錢也。
陸世儀曰:今朝廷用錢,每便於發,不便於收,此由純用小錢,無子母相權之法故也。愚謂今後官民交易,勢當用錢者,小錢難於個數,竟用當十大錢,出入瞭然,無耗損兌折之弊,亦一法也。又曰:宜於各處布政司或大府州處,設立銀特司,朝廷發官本造號券,令客商如來者,納券取銀,出入之間,量取路費微息,則客商無道路之虞,朝廷有歲收之息,似亦甚便。
高珩曰:鑄當十當百之錢,則可以輕繼而遠行矣。
按鑄大錢設銀券,皆與鈔法相輔者也。若既行鈔,而復鑄當百之錢,則鈔可自二貫起,而二貫以下,悉用大錢,百錢以下,悉用小錢,不患於零折之難矣。又造百貫以上之鈔,即可當銀券之用,而得古人飛錢之遺意。以鈔收買民間之銅,而鑄錢極其工巧,則私鑄者無利而自息,鑄大錢者尤必選最佳白銅,鏤為龍鳳文,費本與價值略相當,則私鑄無利,禁民間行用銅器:則私毀者無所售,而亦自息,此誠利國足民之要務也。財用既足,則仁政可以次第舉行矣。旒嘗擬時務策十數篇,觀者頗不以為非,後閱諸書,則前人多有先我而言者,特所論有詳略耳。因不欲存。惟鈔法一事,疑者十人而九,前人亦罕有論及此者,陸中丞《切問齋文鈔》,賀方伯《經世文編》僅載銅鈔之說,而為紙鈔之利,則未之及,故詳考諸書,反覆思維,求其有利無害之方,著為此編,以就正四方有道焉。
《晚清文選》卷中